膈下逐瘀汤加乌及散治疗肝原性溃疡30例

时间:2022-10-04 01:44:35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乌及散 肝原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原性溃疡,肝原性溃疡难以治愈且易于出血。笔者应用膈下逐瘀汤加乌及散治疗肝原性溃疡30例,并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病例均为我院2002年5月~2006年12月间的住院患者,共60例。患者均有溃疡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均经肝功能、上腹部B超及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证实有肝硬化、上消化道溃疡活动龛影。其中胃溃疡3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12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41例,B级19例,C级不在本法讨论之内。溃疡继发上消化道大出血亦不在本法讨论之内。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对照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7~65岁。两组病程多在1~5年左右,均无心肺疾病和原发性内分泌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受损和溃疡大小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护肝治疗的同时,加服洛赛克20mg,每日1次口服;硫糖铝1.0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除上述药物外,加服膈下逐瘀汤加乌及散煎剂:五灵脂(炒)、川芎、炒丹皮、炒赤芍、乌药各6g,延胡索3g,香附4.5g,甘草、当归、桃仁(研泥)、红花各9g,枳壳5g,乌贼骨12g,白及10g。加减:疼痛明显者,加三七、郁金各10g,延胡索加至10g;脾虚湿困者,加黄芪30g,桂枝、茯苓各10g;阴虚者,加生地10g,白芍30g;下肢酸困者,加怀牛膝30g。每日1剂,水煎200ml,早晚分服。2组病例均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

3、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复查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显示溃疡愈合或龛影消失。好转: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检查,显示溃疡变浅达50%以上。无效:经1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检查,显示溃疡缩小50%以下。

3.2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4、体会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溃疡病。有文献报道,肝硬化病人患溃疡病的发病率为15%。形成肝原性溃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门脉高压时,上消化道粘膜下静脉、毛细血管阻塞性扩张淤血,微循环障碍,能量代谢紊乱,使粘膜缺乏营养,细胞坏死,形成糜烂、溃疡、出血性病变。此病相当于中医学“胃脘痛”,中医认为,此病乃肝郁乘脾,气滞血瘀而肉腐为疡,所以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降低门静脉高压是治疗肝原性溃疡的关键。膈下逐瘀汤是《医林改错》的名方,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亦改善胃部血液循环,可帮助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强损伤部位的供血,消除微循环中红细胞瘀滞聚积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改善组织缺氧和神经营养。笔者观察到用膈下逐瘀汤治疗后,部分病人复查B超发现门静脉、脾静脉宽度缩小,肿大的脾脏回缩。乌及散中的白及乃止血、消痈之要药,此药极粘腻,性极收涩,能托溃败,去死肌,洁脓血,有托旧生新之妙;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现代研究认为白及含粘液质,其中有多种聚糖,还含有挥发油、淀粉,有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作用,具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乌贼骨主要含碳酸钙,有中和胃酸、制酸止血的作用。

上一篇:桃红四物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3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