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腥厚味不可贪

时间:2022-10-04 01:34:03

油腻食品不利健康

淀粉、蛋白质、脂肪是饮食的三大要素,互相搭配,营养才没有缺欠。如今在餐桌上很少见到肥肉、黄油、油炸食品。就是炒菜,用油也不多,为了寻求健康,高脂肪的油腻食品已日渐减少。

古人有“去肥浓”、“薄滋味,养气血”之说,也有“高粱厚味,足生大疔”的警告,认为油腻肥厚饮食过多可引起疮疔肿毒、痰湿积聚,加之肥硕之人又多“脾虚痰湿”,容易发生水肿、积液、厌食等现象,这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现代医学对高脂肪饮食及肥胖与肿瘤的关系日益重视,乳腺癌、大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甚至肺癌都可能与摄入脂肪过多有关。

乳腺癌高脂肪饮食会使肠中厌氧菌增多,从而使胆汁中类固醇形成雌激素,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脂肪本身又可使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这又与绝经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生相关。肥胖妇女分泌的雄烯二酮较多,转化为雌酮后会推迟闭经时间,这也会增加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

大肠癌大肠癌易患人群中,每日消耗的脂肪在120克以上,而专家推荐的量只有50克,过多的脂肪使胆汁分泌加快。胆汁酸和胆固醇的产物可能会改变肠道细胞的通透性,增加毒性物质的吸收,刺激肠上皮的增生,动物实验也证实高脂肪的饮食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生。

过多地摄入脂肪,其产生的高热量很难被及时消耗掉,便转化成自身的脂肪储存起来,于是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诸多“富贵病”相继发生。由于体重增加,活动减少,心、肺、关节负担加重,稍稍运动则气喘、心慌、腰酸腿疼,越不运动越增加体重,恶性循环,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美国统计,65%的人肥胖,25%的人过度肥胖,肥胖已成为社会的。公害”。由于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随之增多。据统计,长寿者胖子较少,体重超标15%~24%者,病死率高于同龄人的17%,平均寿命缩短10~12年,且猝死率也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肿瘤患者也没必要专门摄取高脂肪饮食。传统观念认为肿瘤是消耗性疾病,有人害怕消瘦,防止恶液质,故意多吃高热量食品以补充消耗,这是片面的。现在很多的肿瘤患者都是胖子,一些肿瘤手术后会有相当长的稳定期,不再存在肿瘤消耗。一些人认为手术及放化疗后应当“大补”,结果由于活动减少,又多吃油腻食品,体重迅速增加,心肺负担加重,并发症增多,不但不利于康复疗养,也给抗肿瘤用药及抢救带来不利。

适量射入有益健康

对于高脂肪食品不是不用,而是不可过量。脂肪毕竟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人体如果缺少脂肪,则会出现消瘦、乏力、皮肤干燥、脱发、便秘、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代谢紊乱等。以人体需求的总热量计算,脂肪所占的份额以在17%~20%为宜。这也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活动强度、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季节变更等有所改变。

限制高脂饮食的说法不是不吃肉,瘦肉、鱼、蛋等都是以蛋白质为主的食品,这些食品对提高免疫功能,提高体质,疾病恢复等都是十分有利的。只是有些肉类过肥,应都过多的脂肪去掉。蛋黄是高胆固醇食品,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者食用尤其不应过量。动物内脏如肝、脑、肾等胆固醇含量也很高,并含有大量的嘌呤类物质,增加人体代谢负担。植物油和动物油都属于脂肪类食品,其煎炸食品也是高热量的油腻食品,在身体的康复阶段不应过量食用。

上一篇:香菇益气又健脾 下一篇:颈椎叫急运动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