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效果研究

时间:2022-10-04 12:44:20

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效果研究

摘要 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1 050~1 950 mL/hm2药后12 d卷叶防效达84.62%~88.85%、虫口防效达84.44%~97.22%,高于或略高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900 mL/hm2的防效,可以推广应用,生产上推荐使用剂量为1 050~ 1 950 mL/hm2。

关键词 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稻纵卷叶螟;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03-01

稻纵卷叶螟在仙游县的中稻区连年偏重发生,一般可减产5%~15%[1]。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是一种缩氨基脲类杀虫剂,主要通过胃毒杀死害虫,触杀作用较小,无内吸作用;该药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的受体上,阻碍钠离子通行,对于各龄期的靶标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与菊酯类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无交互抗性,可以有效防治各类鳞翅目害虫和某些鞘翅目幼虫、成虫以及蝇类、蝉螂、蚂蚁、白蚁等害虫;特别是该药与阿维菌素药剂间无交互抗性,防效显著高于阿维菌素[2],对稻纵卷叶螟4~5龄幼虫有优异的防治效果[3]。为了探明氰氟虫腙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实际防效,特进行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仙游县石苍乡五湖村中稻田,为平地,土质中等,灰黄泥田,排灌条件好,冲积壤土,海拔480 m。供试水稻品种为岗优1185,生育期150 d,4月20日播种,5月25日插秧,种植约19.95万丛/hm2。药前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幼虫量33.52万头/hm2,平均卷叶率5.93%[1]。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巴斯夫欧洲公司提供;1.8%阿维菌素乳油,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PD20083129)生产;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PD20070363)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1 050 mL/hm2(A)、1 500 mL/hm2(B)、1 950 mL/hm2(C);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D);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900 mL/hm2(E);以喷清水作对照(CK)。每个小区的面积为30 m2,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筑小田埂隔离。

1.4 试验实施

7月25日按试验设计剂量在水稻幼穗分化4期、第5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用卫士牌WS-16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流量0.65~0.88 L/min,工作压力0.2~0.4 MPa),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1次。试验实施按照GB/T 17980.2-2000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4-5],施药时田间保持3 cm的水层5 d[6-7]。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药后12 d(8月6日)当代卷叶螟为害基本稳定时调查1次。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8-9],每点随机取5丛,记载总株数、总叶数,调查残留活虫数(卷叶内的虫数)和卷叶数,计算卷叶率、有虫率和防效。显著性测定采用DMRT法[10-12]。计算公式如下:

卷叶率(%)=■×100

防效(%)=■×100

有虫率(%)=■×100

虫口防效(%)=■×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药后12 d,处理A、处理B、处理C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卷叶率防效分别为84.62%、87.18%、88.85%,其中处理C防效最好,与处理D和处理E的差异显著;田间虫口防效处理A、处理B、处理C分别为84.44%、89.69%、97.22%,3个处理与处理D、处理E间差异均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1 050~1 950 mL/hm2药后12 d卷叶防效达84.62%~88.85%、虫口防效达84.44%~97.22%,较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900 mL/hm2的防效高或略高,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对水稻安全,生产上推荐于水稻初卷叶期或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喷雾防治1次,使用剂量为1 050~1 950 mL/hm2。

4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37-141.

[2] 韩文素,张树发,沈福英,等.氰氟虫腙SC对阿维菌素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38.

[3] 肖满开,唐学友,柏玉明.24%氰氟虫腙SC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J].农药,2008(8):45-46.

[4]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108-111.

[5] 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0-201.

[6] 黄水金,秦文婧,刘辉.4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10-112.

[7] 王廷成.乐斯本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1999(11):24.

[8] 周宇杰,徐铁平,陈月娣,等.四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17-118,121.

[9] 陈利英,姚士桐,金周浩,等.6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其天敌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2(5):692-693,697.

[10] 毛慧萍,陈彩琴.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2(1):119-120.

[11] 李俊,王艳,马旭.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169,176.

[12] 朱志成,于凤翠,唐洪,等.3种新杀虫剂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2010(9):89-90,94.

上一篇:通榆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成效及对策 下一篇:常德市烟稻轮作技术推广成效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