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加外敷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00例

时间:2022-10-04 12:02:47

耳穴贴压加外敷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00例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730050)

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征,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本病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了。笔者从1984~1998年采用耳穴贴压加中药敷于患处,治疗本病600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0例中,男264例,女336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1)主穴:口、脑、神门。(2)辨证加减:心脾实火者加脾;心肾不交者加肾。(3)随症加减:胃肠功能紊乱者加胃、脾;内分泌紊乱者加屏尖;精神紧张,睡眠不足者加脑、下脚端。

2.2 具体操作 将洗净的王不留行籽一粒,置于0.5 cm×0.5 cm的正方形胶布上备用。令患者取坐位、耳郭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将备好的胶布贴压在所取穴位上。用拇指、食指对压耳穴,手法由轻到重按压,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如耳郭出现发烧,效果更佳。每穴按压3~5分钟,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5~6次。病情轻者3天换1次,病情重的隔日换1次。双耳交替施治,也可同时贴双侧,根据病情而定。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1疗程不愈者,继续下1疗程,两疗程后评定疗效。

2.3 药物组成 薄荷15 g,元胡粉18 g,青黛6 g,冰片1.5 g,上药共研细末,装在消毒瓶内。溃疡处有渗出液者用镊子挟消毒棉球先消毒,后敷药;如果溃疡面大并有渗出液,则先消毒,后用中药面和甘油调成糊状涂在患处。每2天换药1次,第2次换药时,去药糊。用酒精棉球擦净患处,连换5次为一疗程,一般愈后可再上药1疗程以巩固疗效。

3 疗效观察

经治疗1~2个疗程,治愈(溃疡愈合,半年以上未复发)463例,占77.2%;显效(溃疡愈合,3个月以内未复发。复发之溃疡较前数目减少,直径变小,同法治疗,仍能取效)127例,占21.2%;无效(治疗前后溃疡面无明显改善)10例,占1.6%。有效率为98.4%。

4 典型病例

于×,女,34岁,1997年8月12日就诊。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8年。每因月经周期紊乱及劳累发作,近2周来口舌生疮,疼痛难忍,水饮难咽。查:舌边齿龈、颊粘膜有黄豆玉米粒大小之溃疡六七处,覆盖黄色伪膜,周围粘膜水肿。舌红苔微黄,脉略滑数。当即用本法治疗,疼痛大减。经治1疗程,症状全消,1年后随访未复发。

5 体会

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十二经脉汇聚于耳。耳、脑、神门,主要功能消炎止痛、镇静安神、调节大脑皮质层的兴奋与抑制。辨证加减脾、肾,健脾利湿,化五谷,加减胃、脾、屏尖、下脚端等穴,调节胃肠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平衡。耳穴、中药两方并用,标本兼治,热退肿消,祛腐收敛生肌止痛,使疮愈症除,取得较好疗效。

(收稿日期:1999-03-20,齐淑兰发稿)

上一篇:壮医药线灸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6例 下一篇:耳针与药物对人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