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越夏红尖椒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4 11:50:18

高山越夏红尖椒栽培技术

红尖椒,属于辣椒种长椒类变种,是我国栽培最普遍的蔬菜之一。它既可作主菜,也可作配菜,在市场上销售量极大。南方地区,红尖椒一般在冬春播种育苗,春末夏初采收。进入盛夏由于高温易造成落花落果,难以越夏生长,因此越夏栽培的红尖椒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利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腹地、海拔800余m、山清水秀、夏秋气候凉爽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进行红尖椒越夏栽培,取得了极大成功,在2003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每年红尖椒种植面积达80 hm2,每667 m2产量2 500 kg以上、产值6 000元以上。现把高山越夏红尖椒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作越夏栽培,宜选择抗热、耐涝、抗病虫、耐贮运的品种,要求果型细长,呈长牛角或羊角形,果肉厚,成熟后果色红艳,辣味中等。在本地,主栽品种是益农红丰特选厚肉牛角椒,部分选用湘研六号、湘辣七号、农友的惠香、英雄等品种。

2时间安排

在海拔500 m以上山区,于3月份播种,苗期60 d,5月份定植,6月份可始收青椒,7月份起采收红椒,采收期一直到11月份霜雪来临前。在8月份后,平原地区的辣椒由于高温而难以生长,高山红尖椒此时正进入盛果期,能取得更高经济效益。

3播种育苗

3.1营养土配制

种植667 m2大田需准备营养土2 000 kg,用50%干净菜园土、50 %猪牛栏粪、0.5 %钙镁磷肥于播前2个月覆膜堆沤。

3.2播种

种植667 m2大田需准备苗床20 m2。苗床整成宽1.2 m、高0.2 m的畦,畦面平整,取800 kg营养土平铺畦面上,浇足底水。每667 m2大田用种30 g,撒播于苗床上,播后覆盖1 cm 厚的营养土,支起50 cm高的小拱棚,覆盖薄膜。

3.3苗床管理

幼苗出土后需加强温湿度管理,视天气情况揭、盖棚膜,白天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夜间控制在15 ℃左右,湿度则见干才浇,忌温湿度过高,否则易导致徒长。施肥则隔3~4 d用稀薄人粪尿配合浇水浇施1次。经常间去弱小苗。

3.4假植

将剩余营养土装入8 cm×8 cm 营养杯,每667 m2大田装3 000杯。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选取健壮的植株移入营养杯,淘汰其余弱小株。移栽好的营养杯放置苗床上,浇足定根水。移栽后的管理与苗床上的管理方法一致。

3.5苗期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10 d,用50 %多菌灵600倍液将堆沤后的营养土喷湿,边喷边翻动,喷后覆膜,进行土壤消毒。苗期常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及蚜虫、跳甲等。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苗地清理。猝倒病、立枯病用百菌清、铜氨合剂(硫酸铜10 g加碳铵55 g混合均匀密闭24 h,对水20 kg而成)、福美双等药剂喷雾防治;灰霉病用速克灵、扑海因等药剂喷雾防治;若遇连阴雨天,可用上述农药制成药土撒在苗床上,既防病又降湿;蚜虫、跳甲等虫害用敌敌畏、乐果喷雾防治。

4定植

4.1土壤要求

红尖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从砂质土到壤土,均能生长,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

4.2整地做畦

由于山区土壤偏酸性,每667 m2大田撒施生石灰75 kg后翻犁,以中和酸性及消毒土壤。做畦时,每667 m2用腐熟农家肥1 000 kg、饼肥1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钙镁磷肥20 kg、硼砂2 kg作基肥整入畦中间,做成畦宽80 cm、畦高30 cm、沟宽40 cm的深沟高畦。定植时气温还较低的高海拔地区,则应覆盖地膜。

4.3定植规格

幼苗7~9片叶初见花蕾时,定植到大田。定植前1周苗地整天揭膜炼苗。每畦栽2行,采用三角形定植,行距40 cm、株距35 cm,667 m2栽2 800株,余200株较弱苗备作补苗用。定植时在苗周围撒些腐熟肥土培根,栽后浇定根水。

5田间管理

5.1追肥

成活后施催苗肥,每667 m2用稀释的腐熟人粪尿1 000 kg加三元复合肥5 kg浇施;10 d后,每667 m2用三元复合肥10 kg对稀释的腐熟人粪尿1 500 kg浇施1次;开花后,每667 m2用三元复合肥20 kg行间开沟穴施;结果期每采收1次,每667 m2用三元复合肥10 kg加尿素5 kg对水1 500 kg浇施。结合防病虫喷药时,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硼砂、硫酸镁等作根外追肥,有利于保花保果。

5.2水分管理

红尖椒对水分要求较严格,既不耐涝也怕旱,应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易造成落花落果,应及时浇水;遇涝时应及时排水,土壤过湿易造成根部缺氧,引发各种病害。

5.3中耕除草

生长期要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良好透气性。中耕除草后要结合培土,每次培土2~3 cm,防植株倒伏。也可用小木棍作架,捆绑植株,以防倒伏。

5.4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主,采用土壤消毒、培育壮苗、禁施未腐熟肥料、注意排灌等措施;农药防治:用病毒A、病毒必克、植病灵等药剂喷雾及消灭蚜虫等方法防治病毒病;用普力克、克露、安克锰锌防治疫病;用代森锌、福美锌、甲基托布津防治炭疽病;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龙克菌防治疮痂病。

生长期主要虫害有蚜虫、烟青虫、茶黄螨等,用吡虫啉、抗蚜威防治蚜虫;用杀灭菊酯、灭杀毙、灭幼脲防治烟青虫;用螨克、爱福丁、阿维菌素防治茶黄螨。

6采收

定植后1个月即可采收青椒,始收青椒20 d后可采收红椒,红椒价值高于青椒,以采收红椒为主。采收时间最好是上午或傍晚阴凉时候。管理跟上,可安全越夏,采收延至下霜前,667 m2产量可达2 500 kg以上。

上一篇:早春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及生态控制技术 下一篇:夏秋花椰菜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