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观鲸逐豚

时间:2022-10-04 11:13:06

清晨5点,夏天早起的阳光早已把台湾花莲外海照映成金黄色,我们的船经过切蚀太鲁阁峡谷的立雾溪出海口,缓缓航向从海面矗立而起的清水断崖。苍绿山脉在薄薄云雾的笼罩之下,像是刚睡醒。就在陡峭的岩壁之下,船上的众人像是朝圣般,仰望着,聆听着。直到远方飞旋海豚所造成的高溅水花,才让宁静清晨的热度迅速上升、爆裂。等到结束一整天火辣辣太阳下调查与拍摄的工作时已近傍晚,好不容易狠毒阳光已经被山头厚厚的云层挡住,一个人靠在船头,吹着凉爽的海风,发呆似的凝望着金属色泽的海面。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与海洋、鲸豚的关系会如此之深。

十多年前,因为想要认识活动于台湾东部海域的鲸鱼、海豚们而来到花莲,成为以关怀海洋环境、生态与文化为主旨,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的义工。参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工作的十多年来,频繁的海上解说、拍摄与调查工作,除了让我身处于鲸鱼、海豚的环绕之中,更开启了通往蓝色大洋的道路。

鲸出没

一般来说,台湾海域冬季因为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海面常常有较大的风浪。所以海况较为稳定的夏季,大概在5月中至9月中,才是比较适合出海进行鲸豚观察与拍摄的时间。但我生命中第一次遇见大鲸,却是个初春阴雨的日子。

这个时节的海风,还残留着冬天的冷冽锐利,船上每个人都裹得紧紧的,完全不像夏天出海时的轻松写意,但众人脸上的兴奋与期待却是怎样都包不住的。其实我们接到通知出海追鲸的戏码常常上演,但至于能否顺利追到,就主要看运气了。因此当远方海面冲出左斜45度角的巨大喷气水雾时,大家高兴的欢呼声几乎都快把船震翻了。

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是花莲海域较容易见到的大型鲸豚种类之一,也是最大的齿鲸,身长可长达19米,体重约为50吨。充满皱褶的身躯,像根黑色巨木般漂浮在海面上,伴随着头顶喷气孔传来规律的换气声,我几乎都能闻到它呼出的腥臭味。在几次换气之后,躬身拱背,漆黑的大尾鳍“刷……”地一声举起,连带着坠落的水花,隐没入海。在我的海洋经验中,抹香鲸一直扮演着特别的角色,除了是第一次遭遇的大型鲸之外,也是我第一次实际在水中看到以及第一次在台湾海域拍摄到水下影像的鲸豚种类。

虎鲸来了

有着黑白相间体色的虎鲸(Orcinus orca),是另外一个让人日夜期盼的鲸豚种类。因为发现的几率低:平均一年约为一次,加上那如同森林中狮子、老虎般的海洋王者地位,让所有人都期待有一天能够在海上遭遇到它们。

2011年8月的一天,我的手机突然铃声大作。“虎鲸!虎鲸!就在花莲港外面!”正在海上的船长从话筒另一端嚷着。我迅速整理装备、安排船只、联络了几位必要的伙伴,30分钟后就跳上船出海了。四只一组的虎鲸家族,一雄二雌一幼,黑亮高大的背鳍耸立在湛蓝海面上,难怪讨海人会特别用台湾话称呼雄鲸为“海立”。而为了让水下麦克风收录到这些远到贵客的声音,我们从烈日当空的正午便开始在海面上等待,屡屡将水下麦克风放入海中尝试,得到的除了水波声之外,只有一片静默。直到暮色染红了天空,耳机里才奇迹般传出了它们的鸣叫声。一整个下午的相处与观察,以及晚霞伴随着虎鲸鸣叫声的景象,则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

鲸是引领我进入大海的起点,当然还是希望每趟出海都能够找寻到它们的踪迹,但是随着在海上的时间增加,有时是否发现鲸鱼已经是另外一回事。只是单纯的在海上航行、吹吹海风,感受着海浪的起伏、海洋的韵律,也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我很喜欢站在船头,或是低着头看着波光粼粼的海水不停往后退去,或是望着光滑如果冻般的海面发呆,又或是当海风从袖间、指缝穿过,让自己有更融入海洋的感觉。曾经有一次,那是个少见的五月台风从台湾东部外海擦过去的第二天,海面上已经没有了滔天长浪,阳光则是从尚未消散的云层缝隙中钻了出来。我带着整船的朋友出海,从香港来的、新加坡来的、台湾的,还有一个独自到花莲来旅行的女孩子。我们花了三个小时在海上,却没有发现任何鲸豚的踪影。那个独自一人的女生,从头到尾都坐在船头。回到岸上后,她依然满脸兴奋地诉说着船头是个看海好位置,和我分享自己被大海包围的好心情。风和日丽浪好海豚多的日子当然谁都喜欢,但是如果除去了这些因素,出海这件事情还有什么乐趣呢?

海豚们

飞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与花纹海豚(Grampus Griseus)是花莲海域最常见的两种海豚,出海目击几率接近八成。飞旋海豚的个性很活泼,只要在海上遭遇到它们,常常就成群结队地跑来船艏乘浪,利用航行时船头水流产生的推力,让它们能够快速又省力地游动。又或者就在船边高高地跳跃出水,然后像个芭蕾舞者般在空中旋转。每次看到这样精力旺盛的飞旋海豚们,不论是第一次出海看到飞旋海豚的新朋友,或者即便是我们这些几乎天天碰面的老伙伴,都还是会被它们所呈现的活跃、热情的正面氛围所影响,让人们从内心油然而生出单纯的喜悦、大笑、欢呼,或是嘴角上扬。即便是出海已经几十年、几乎天天与海豚为伍的船长还是会对我说:“喔,今日的海猪仔(海豚)多好玩咧,都在船头飙船!”曾有朋友问我说:“天天都看一样的东西,不会腻吗?”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至于花纹海豚,几乎跟飞旋海豚是完全相反的对比,长相也不一样,不像飞旋有尖尖的嘴喙,花纹有着圆圆的大头;个性也不一样,虽然偶尔它们也会冲得飞快,或者跳跃出水,但大部分的时间,它们都是优雅缓慢地在海水中游动着。当然像是抹香鲸、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虎鲸,或是动辄两三百只的短只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这些贵客们总是让人引颈期盼它们的出现。但老实说,感情最深的,反而是这些一天到晚看到的街坊邻居们。就像出海去追虎鲸录音的那天,也许是因为熟悉船只的引擎声吧,一群近岸的飞旋海豚大老远就朝着我们的船冲了过来,感觉就像是来找熟识的老朋友一般。当下我们只能加速远离它们,并且在心里说:“拜托不要跟过来!拜托不要跟过来!”因为我完全无法想像,如果这群老朋友碰上了虎鲸这种以猎食其他海洋哺乳类维生的海中王者之后会发生的情景。望着船尾,即便已经很远,像群小黑点般的飞旋海豚们依然在海面上疯狂跳跃着,当下心中又是一阵感动,这样的情谊是如此珍贵。

户外探险提示

台湾观鲸指南

来到台湾如果想要出海寻找鲸豚,还是以东部海域最为合适。北边宜兰的乌石港,中间花莲的花莲港、石梯港,以及南边台东的成功港,均有专门经营赏鲸活动的赏鲸公司。每年的5月至10月之间是东部海域观鲸活动的旺季,主要是因为夏季的海况较为稳定、舒适。冬季则因为季风的影响,海面容易有较大的起伏,让出海寻找鲸豚的人们较难适应,但其实不论什么季节,鲸豚依然都活动于这些海域当中。出海赏鲸最重要的是具备一颗愉悦的心。对于习惯行走在陆地上的人来讲,海上行船的方式确实与陆地上不同,许多人会因此紧张不安。但是抛开了摇摇摆摆的行进方式,出海比在陆地上行走更令人享受,也更添想像。所以,找个机会出海去吧!

上一篇:你离海洋有几步航海初体验 下一篇:喜马拉雅铁路 沿途可随意上下的“玩具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