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骞尔一家

时间:2022-10-04 10:33:22

前些日子收到法国女孩诺爱米·马塞尔的电子邮件,她和父母准备于2012年1月下旬来中国,先到上海,然后去云南看丽江古城和香格里拉,也特别想见识一番中国人如何过春节。

我和马塞尔一家人的交往年头可不算短。20年前刚到法国读书时,语言课老师建议我最好利用暑假与一个法国家庭共同生活,以便迅速提高听力和会话能力,有位在法中友协工作的热心朋友便把我介绍给了马塞尔家。马塞尔夫妇有4个孩子,一家6口住在里昂第五区一栋三层别墅里,那栋楼有20多个房间,屋后还有个带游泳池的花园。马塞尔先生是某家石油公司CEO,其夫人身为全职太太,却整天忙于健身购物,很少待在家里。也许因为有钱,这对夫妇每年暑假都为孩子请一位外国留学生当家庭教师,美其名曰让孩子从小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其实是找个要价不高的外国留学生看孩子。

我是走进马塞尔家的第一个中国人,之前这家人除了去唐人街中餐馆吃过几顿饭,对东方大国所知不多。我来到这个家庭的第一天晚上,热情的马塞尔夫妇在花园里为我举行烤肉晚会,女主人问我:“你在中国吃过肉吗?”也许她印象里贫穷落后的中国,不一定每个人都吃过肉。我看出女主人并非有意嘲弄我,而是对中国实在太不了解。于是我决定幽默一回,指着铁丝炉上的烤肉说:“2000多年前,我们中国人也是这样吃肉的,不过随着烹调水平的提高,如今中国人吃肉的方法很多,我可以为你们做个红烧肉尝尝。”尽管出国前不擅长做菜,但那天我做的红烧肉还是很快被吃空了盘子。

中国对于马塞尔夫妇而言是神秘、模糊的代名词。有时因为没听清孩子们说的话,这对夫妇就会问:“你在跟我讲中国话吗?”那时我很纳闷,马塞尔先生和太太都受过良好教育,又很富有,为何不去中国旅行一趟呢?那样就不至于经常问出“上海和北京哪个是中国首都”“中国女人都穿《红高粱》里红棉袄吗”之类问题。以后我逐渐理解了,不少像马塞尔夫妇那样具有传统优势文化心理的法国人,从来没想过要主动去了解中国,20年前的中国还不像如今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一回我跟马塞尔全家去大西洋边度假,来到里昂火车站,马塞尔先生指着法国高铁TGV对我说:“这是火车,你见过吗?”我忍不住笑着反问:“中国离法国10000公里,我不可能骑自行车来吧?连飞机都坐过,能没见过火车吗?”

最有意思的是夏季开始使用花园里游泳池那天,马塞尔先生一本正经对我启蒙道:“这是游泳池,你知道吗?我们人类也可以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我决定跟这位永远自我感觉良好的CEO开个玩笑,假装不明白地问:“这是洗澡间吗?你们法国人在花园里洗澡不怕被外人看见吗?”这下马塞尔先生来劲了,他飞快脱去上衣甩掉鞋子,一头扎进游泳池来了几下狗爬式示范,然后抬起头来继续给我上课:“这叫游泳,是一种体育运动,不是洗澡,懂了吗?”我点点头对马塞尔先生说也想试试,于是换好游泳衣跃入池中,不换一口气就游完了全程,因为那个游泳池长度仅12米。我得意洋洋告诉目瞪口呆的CEO:“本人5岁起学游泳,17岁那年横渡过中国的长江,所以才把你家的游泳池认做洗澡盆。”

我没想到出这个风头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马塞尔夫妇竟然告诉他们的朋友,家里请来一位中国游泳健将,让朋友们将他们放暑假的孩子统统送来学游泳。此后马塞尔家小小的游泳池里天天煮水饺一般挤满孩子,我不得不顶着大太阳沿池边巡视,顾不得脸上晒褪了皮,毕竟人命关天啊!暑假结束后回到学校,有同学问我是不是去非洲度假了。

我跟马塞尔家4个孩子成了好朋友,女孩诺爱米那年才4岁,她有3个哥哥。4个孩子都喜欢听我给他们念童话书,遇到我念错的地方,就抢着为我纠错,因为这些童话书他们已经听大人念过多遍了,能背下来。暑假两个月中我几乎天天有机会念童话书,开学时语言老师称赞我法文朗读水平大有提高,殊不知这是马塞尔家4个小不点的功劳。

20年来我始终与马塞尔一家保持联络,4个孩子小学、中学和大学毕业,都给我寄来他们的毕业照。现在3个男孩清一色成了电脑工程师,两个在巴黎,一个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工作,他们的公司都与中国企业有合作交往。

女孩诺爱米毕业于巴黎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此番来中国后暂时不跟父母回法国,作为中法交换留学生,她将在我任教的大学学习一年。诺爱米说她选择学中文是因为童年受到我的影响,我愿意相信她的话,因为这让我感觉很骄傲。

我期待着在上海与马塞尔夫妇和诺爱米重逢,一起欢度中国新春佳节。我准备挑选一家好饭馆请他们吃饭,尤其得让马塞尔太太见识一下如今的中国人怎样吃肉。

上一篇: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多元化 下一篇:一项学生建议是这样出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