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与社会文化心理

时间:2022-10-04 10:13:58

“羡慕嫉妒恨”与社会文化心理

摘要:2010年,互联网及各大报刊杂志上悄然流行一种新型词汇——“羡慕嫉妒恨”,这无疑是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侧面反映。时隔两年,它的热度仍然不减。本文试对其起源、词义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进行简略分析。

关键词:“羡慕嫉妒恨”;社会文化心理

继“山寨”族新词、“晒”族新词、“玉米”、“凉粉”、“灰机”、“火星文”等之后,互联网及各大报刊杂志上又浮现出能用来形容各行各业、各人各物的新词——“羡慕嫉妒恨”。笔者于2012年5月11日在“百度”搜索引擎以“羡慕嫉妒恨”为关键词,搜索所有包含“羡慕嫉妒恨”的网页,得到的相关网页结果约为3320000页。尽管在“羡慕嫉妒恨”的流行后又频频出现各类新词,但它的热度仍然不减。

一、“羡慕嫉妒恨”的起源、词义分析

(一)起源

1.关于“羡慕嫉妒恨”在网络上的引用可以追溯到CUCN201[最近网络上人气爆棚的网配组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6级语言传播系的201宿舍的四个男生组成]在《搞笑漫画日和》之动画第一季的第十话西游记。在旅程的终点,唐僧所说一了句:“这才是为师的完全体,羡慕嫉妒恨的话,你们也去买呀”。

2.“羡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在2009年。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接近7千万,很多地方都出现排队购票的场面。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骂得也很惨,有说低俗、像二人转、像小品、就是不像电影的,也有说美术风格陈旧、全靠摔跟头博取笑声的。当年12月13日,新浪娱乐独家连线张伟平,他对这此一一回应:“电影圈的很多人对他和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

3.然而,在大陆地区这个词语的最新流行应该是出自于2010年综艺类节目的收视冠军——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嘉宾武潇,主持人孟非以及点评嘉宾乐嘉老师都多次使用了这个词语,由于《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使“羡慕嫉妒恨”也在大陆地区开始广泛地流行开来,在2009年热播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男主角余味说过“羡慕嫉妒恨”。2009年热播电影《夜店》中,徐峥扮演的何三水也说过“羡慕嫉妒恨”。此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于是这个词语真正成了又一个词语新秀。

(二)词义分析

1.“羡慕嫉妒恨”是一种特殊的由三个动词组成的形容词,是一种修辞形式。这个词用的很精妙,羡慕-嫉妒-恨,层层递进,形象地展现出人类某种特定情感的发展轨迹,从善意到恶意,没有停顿、无须过度、一气呵成。而且,“羡慕嫉妒恨”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即嫉妒,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现代汉语中还没有直接表达这一语义内涵的词语,是一种语言表达系统的缺位现象[1],“羡慕嫉妒恨”的创造使这一语义空位得以填补。

2.动词的基本用法是作谓语,当然也有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候,然而,在“羡慕嫉妒恨”出现以后,我们发现,几个动词的连用也可以作定语。例如,“亚马逊电子书作者可拿到相当于销售额70%的版税,而大出版商向作者支付的电子图书版税仅为17.5%。对此,国内一大批作者似乎只能发出“羡慕嫉妒恨”的感慨。[2]”从这个例句中可以看出,“羡慕嫉妒恨”被当成了形容词来修饰“感慨”。则可以证实此词有作定语的功能。与此相似的形容词也有一些,例如:“空虚寂寞冷”、“无聊孤独闷”等。

3.“羡慕嫉妒恨”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现如今,这三个动词连用组成的形容词或动词生动灵活地表达出人们的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修辞手法在传情达意是的巨大作用。也就是,修辞的实质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3]。

4.根据对该词的调查,我认为,这三个动词的连用增进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换言之,几个动词的连用可以增强句式语气,起到强调的作用。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这个词分开,不要写成“羡慕、嫉妒、恨”或者“羡慕·嫉妒·恨”,那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甚至使之韵味尽失。

二、由“羡慕嫉妒恨”的产生窥探出的社会文化心理

许多学者在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的时候,必然会顺理成章地迈上研究该语言背后或是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文化心理的道路。同样,当我探索“羡慕嫉妒恨”时,也发现,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及社会的某一方面的心理和特性。“羡慕”、“嫉妒”、“恨”这三个词原本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只是一个中性词(“羡慕”带有褒义之意)。然而,在把这三个词连用之后,其褒、贬之义立即分明。从“羡慕”生“嫉妒”,再由“嫉妒”生“恨”,这样一个词义、情感层层递进的词汇反应出当今社会人们心理的最重要的特征——嫉妒。正因为如今社会压力加大、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挑战从四面八方扑来,才使得一部分人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或是冒失冲动,或是焦躁不安,亦或是畸形变态,这些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反映在人们的日常表达之中。而更多的人们注重社会中的财富、物质和名声,才促使“羡慕嫉妒恨“的产生,用以表达深层次的“嫉妒”之意。人们用其中的某一个词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因无法得到某些华丽的身外之物而产生的“酸葡萄”心理,更不能充分发泄出自己“由爱生恨”的内心情绪,所以才下意识地从口中迸出“羡慕嫉妒恨”一词,以展现层层递进的内心“热火”。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语言演变中,出现了“葛氏定律”这一名词,也叫做“劣义驱逐良义定律”[4]。也就是说,当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同时兼有褒义或中性和贬义时,那么在该词的发展过程中,表贬义的部分一定会吞并另一部分,从而占领上峰位置。其表示褒义或中性的部分或是渐渐消失,或是被应用于其他语言形式中。然而,对于“羡慕嫉妒恨”一词,我认为,它并不符合“葛氏定律”。尽管这个词也同时具有良义和劣义,但从其流行之初,其贬义之意就自动占据上峰,成为名人和普通人表达因嫉妒而产生的内心愤恨情绪。相反,该词中的褒义意(“羡慕”)从一开始就几乎未出现过,至今更是消失殆尽。这是由这个词的特殊结构决定的,即三个动词连用,层层递进,表强调。

“羡慕嫉妒恨”以其独特的语言内涵及语用价值为大众所喜爱,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用语。而它所反映出的语言现象和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样值得我们继续探索,这也必定会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威.“羡慕嫉妒恨”的流行.语文建设.2011年第5期

[2]中国文化传播网.2012.05.07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4]于全有.《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

上一篇:浅谈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 下一篇:江苏省昆山市医疗保险运行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