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出租车供求匹配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4 10:04:46

层次分析法在出租车供求匹配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层次分析法(APH)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城市出租车供求匹配模型,将层次分析应用于“互联网+”时代出租车资源配置的研究中.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PH);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

【中图分类号】0213.2 【文献标识码】A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APH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复杂问题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所研究的全部元素按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标出上一层与下层元素之间的联系,形成多层次结构.在每一层次,均按某一准则对该层元素进行重要性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解矩阵特征值问题,确定元素的排序权重,最后再进一步计算各层次元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为决策问题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

二、层次分析法在出租车供求匹配模型的具体应用

选定北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道路网密度、万人拥有量、里程利用率等七个因素对北京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的影响权重.然后根据给定的功效系数确定供求指标,评价北京市出租车在不同时空(高峰期、非高峰期、主干道路区和非主干道路区)的“供求匹配”程度.

1.构造判断矩阵

方案层有7个因素对上一层准则层中司机的满意度和乘客的满意度分别构成影响,将所有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成比较矩阵.分别用A1,A2表示.其中aij的值分别有1~9尺度的数字及其倒数构成,各数字表示的含义见表1.

三、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结果分析

结论:北京市内高峰期供求匹配程度低于非高峰期;同一时间主干道路区供求匹配程度低于非主干道路区.由上结果可知,层次分析法具有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优点,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各个因素,运用科学方法确定权重,为决策层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层次分析法评价和决策方面的应用有着美好前景.

课题来源:华北理工大学以升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 2013中国统计年鉴.

[2]刘鸿婷.出租车运力规模评价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3]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5:148-153.

上一篇:如何提高艺术生的数学成绩 下一篇: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