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10-04 09:34:38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同一班级的学生编组分层。在学生编组分层的基础上,教师要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评估测试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公平合理的个性化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分层 数学

随着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的局限性和不足愈发显现。为了寻求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顺应时展对教学的新要求,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愈加迫切。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中存在的各方面的,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等,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层次,并对各个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讲授和练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起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编组分层

学生编组分层就是在保持原来班级不变的前提之下,根据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情况、原先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让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使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实现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在对学生的编组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悟性高的学生属于高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刻苦的学生属于中层;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弱、厌学的学生属于低层。然后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分组编排,可以是高层学生和低层学生交叉编排、各个层次的学生集中编排,学生自行选择所在分层,以便于同学之间相互辅导和帮助学习。编组分层时,可事先征得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或是老师自行进行编组,甚至不告诉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之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对分组进行调整,做到不同分组之间人员有流动,引入符合实际的竞争机制。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就是针对学生原先掌握知识基础的不同来设置各个层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针对性地交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适应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具体可分为:(1)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2)标准教材的全部要求;(3)在原有教材和课程的基础之上拔高。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本层次规定的目标,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时间后:低层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的标准基本要求;中层学生要具备比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能力;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师在讲解“圆柱”的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做如下分层:

A.基础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2)学生了解圆柱的底面、直径、半径和高。

B.提高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及其展开图,建立空间概念;(2)学生明白长方形的宽和高与圆柱的高和周长的关系。

C.挑战性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及其求法;(2)学生了解圆柱的体积概念及其求法。

三、评估测试分层

评估测试分层是分层教学中很关键的一部分,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估,可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进步和提高的大小来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帮助各层次的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力。在考查中,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定不同的题目,如低层次的学生做基本大纲题,中层次的学生加试综合题,高层次的学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如:教师在让学生练习“比例的应用”的时候,可以将题目设置的有层次性。基础题:光明服装厂4天加工衣服160套,照这样计算,生产360套服装,需要多少天?中等题:一个三角形3条边的比是2:4:5,最长的边比最短的边长6厘米,求三角形的周长。提高题: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当两车在途中向遇时,甲车行的路程与乙车行的路程比是8:7.向遇后,两车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点,这时甲车把速度提高25%,乙车速度不变,当甲车返回A地时,乙车距B地还有6/5小时的路程.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分层教学得到了得到了发展。分层教学给予学生信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以全新的眼光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差异。分层教学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探寻分层教学的本质规律,更好的发挥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上一篇:谈新时期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育 下一篇:挖掘中学语文的人文性是审美教育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