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摹手追――对锻铜浮雕创作与工艺的思考

时间:2022-10-04 08:57:19

心摹手追――对锻铜浮雕创作与工艺的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浮雕的创作、浮雕的材料和锻铜浮雕的工艺技术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提出艺术创作中必须注入真情实感,通过画面构图、造型和比例等图式语言的表达,追求传承与时代的统一,并对锻铜这一民间的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思考,不同门类的艺术都应该放在“大艺术”的框架下来研究和思考,就有可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获得新的突破,绽放出新的辉煌。

关键词:锻铜浮雕金属工艺工艺技术视觉审美

Abstract: This article carries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material, and the forged copper craft of relief. Thewriter putsforward a point of view that weshould immit real emotions into art creation, and pursue theunity of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through theschemataes language such as Image Configuration, shape, proportion, etc., then provides viable suggestion abouthow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efolk traditional craft. When we do research on and consider differentkinds of arts under a frame of “Pan-Art”, we would gain new breakthrough in innovation with new glory.

Key Words:Forged copper relief,Metal craft,Craft technology,Visual aesthetic

一、引言

艺术创作是心灵的产物,图式语言是心灵的外在状态或表现,而通过视觉产生的情感是作品与观者之间的纽带。浮雕的创作是让图式语言通过材料的视觉审美加工与工艺技艺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

二、中国浮雕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先民崇拜自然,原始的雕塑艺术是祭祀、信仰、崇拜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他们在岩石等硬质材料上进行刻线,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

随着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受到相应的促进。后来在陶器制作的实践中,浮雕艺术逐渐走向繁荣。浮雕这种表现形式,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浮雕在商周时期获得突出的成就,并繁荣在两汉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魏晋的浮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

隋唐时期的中国雕刻艺术更为成熟,成就也最高,对我国和邻近的各国多产生了十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晚唐逐步驱向世俗化。

五代两宋的浮雕艺术沿着晚唐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无盛唐的大气奔放,多有精致细腻的情调。

元明清三代的浮雕艺术总的说来缺乏生气和力量,朝向世俗审美趣味发展。

三、锻铜浮雕创作过程的思考

1.创作的思考与审美

艺术是人类心灵的产物, 社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共同影响并决定着心灵的外在状态,艺术家有着自己的思维和要求,这也决定了艺术创作只有根植于时代变化、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才会有发展的可能和存在的空间。

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应始终把中国民间艺术的图式和语言作为创作的源泉。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同时也注入了时代的审美特征,力求使作品能透射出当代中国文化的意境。

浮雕是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它既包括了绘画的形态特征,也具备雕塑艺术所特有的立体语言的特征。

苏姗・朗格指出:“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1对于创造者而言,创作过程中的想象源于现实的形象与心理图式,这就使艺术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2.创作材料和工艺

浮雕创作的视觉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依赖制作的材质和工艺,因此有了以上的观点,我就着手尝试了浮雕常用的各种材质的试验,包括漆板雕、泥板雕、石板雕、木板雕、瓷板雕、铜板雕等等,最后把目光落在铜板上,从视觉的角度上看,铜板的质地具有的特殊的文化特质和审美品质,十分匹配我创作主题的表达,用来实现我的创作,它是最理想的材料。

在选用紫铜板的同时,也确定用锻打这一工艺来完成我的浮雕创作。

四、锻铜浮雕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铜象征富贵、豪华、庄重、温馨的文化特质,是一种质地坚硬的金属,耐腐蚀、不易受损,化学活性排列的序位很低,仅高于银、泊、金,因而性能非常稳定。铜暴露在大气中,还能自行产生氧化铜膜的保护层。铜材料在理论上的寿命是三千年以上。

中国的錾刻、锻打技艺在唐代受到波斯、印度和西域游牧民族的影响,日益发展。在各个时期,都是一些小型器物,大部分都是以錾花装饰为主。锻打铜艺在传统的技术上有一定的局限。现代随着金属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锻打的工艺技术有了很大飞跃,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创作空间。

五、锻铜浮雕制作的工艺

古称锻制为“冶”“”“作”“镂”等,民间称为“敲皮法”“收抛活”。

手工锻造工艺,是根据古老的錾刻工艺手法扩展的一门新工艺,它最早是从金、银材料制作加工工艺中发展而来的,手工锤碟、錾刻技术充分发挥了金属板材能在空间中产生体积变化的良好的延展性。

1.铜板的金属工艺的处理

锻打的铜板应选择厚度在1.2mm以上的红铜(既纯铜,又称紫铜)板料。在锻打时要高温退火,在冷却之后开始锻锤,这样,铜的韧柔性和延展性才达到最佳的状态。在每次锻高浮雕的时候,都要进行煅烧退火的处理,如此反复多次,才能使浮雕锻锤到理想的高度,这样的处理能防止加工硬化断裂,也有利于进一步让铜板延展形变,达到浮雕锻锤的理想高度。

2.錾形(工匠称为攒活)的工艺

先将创作好的图稿等比例复印,用乳胶固定在铜板上,然后再放到垫有特制胶板的地面上錾形(也称透稿)。利用各种錾子(錾形的工具)依着画稿将线图准确地錾打在铜板上,再用橡皮锤、木锤、木拍(方木)等重新整平浮雕铜板。錾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造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下一道锻形工序。錾形后还要在特制胶板(艺术院校称塑型膏)上錾出大起伏。

3.锻打的工艺

这个过程最为重要,它直接决定浮雕的成败。锻打分为两种:画幅小的就直接在垫有塑型膏的案台上捶打。画幅大的要将其吊起,起吊之前将铜板的四周用方钢焊宽架,其目的是让铜板在捶打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大幅度的卷曲和变形,减少后续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将浮雕铜板吊装起,下端要固定好,使画幅与地面保持垂直。由两人隔着浮雕铜板敲打,称为“对打”,两人必须要有一定的默契,因为对打时是一个打,一个顶,打和顶的角色因画面的变化而随时互换。要让画面的图像形体准确,这称为“]活”,同时还要让画面的图在对打的过程中高起,这称为“起活”,这是一个相互交替的过程,何时“]活”,何时“起活”,完全凭工匠对图像的感觉,是两人默契的结果。这是个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艺程序,要把整张铜板反复多次锻击,确定浮雕的高度、深度和浮雕的各个层次的关系。

完成粗锻程序,接着要跟进较精细的锻击,同时两人的速度和力度都要减缓,正面和反面反复交替“]”“起”,调整浮雕的细微的变化和层次结构的上下关系,与此同时要及时给铜板煅烧退火,以免将铜板击破。

画幅的图像在“起活”的过程中,不能一下”起”得太高,否则就会断裂,这个过程要多次反复地进行,每次“起活”都要用乙炔高温加热,使其软化(提高铜板的延展性),冷却再锤击锻打。

4.整形(也称找细)的工艺

就是将锻打好的浮雕进行整体造型的精细化的修正,使图像精细完美,也可以用塑像膏将图形的负面(即背面)灌实,再用小的錾子敲打浮雕的细部造型,逐步深入细节刻画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不断调整浮雕的主次关系和形体结构,使其线性挺拔有力、结构清晰、轮廓形象惟妙惟肖。根据浮雕创作的形式和内容,在锻打的过程中,可保留锤击和锻造的工艺肌理,使浮雕作品更有艺术的感染力和张力。

5.打磨和抛光的工艺

经过整形之后的锻铜浮雕,可能在制作过程中会留下焊点和毛刺等瑕疵,因此就要对浮雕进行打磨和抛光。对浮雕打磨,先粗磨,用角磨机磨掉焊点和边缘的毛刺以及表面不太平整的地方,然后再用各种锉刀和纱布打磨,也是进一步使形体更加清晰的一个过程。打磨之后,再用抛光机进一步去除浮雕高起的面上所有的工作痕迹,让浮雕高起的表面光洁、精美。

6.锻铜浮雕表面着色和保护工艺

铜板表面着色和保护的处理工艺十分复杂和多样,着色的方法一般可分为涂装色、化学着色、电解着色、化学镀及电镀着色、热处理着色和鎏金、贴金等。浮雕作品的表面处理方式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样式来选择。

六、对锻铜浮雕创作的综合思考

1.传统锻铜工艺技术的现况与传承

传统锻打铜的工艺技术主要的地域在河北易县、浙江杭州、四川成都、广西苗族地区、等地,其中河北易县的锻铜工艺最为出名。

目前传统锻铜工艺技术的地域里,金属加工的手工艺都面临萎缩的趋势。老艺人的技艺无人可传,年轻人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发展浪潮中,纷纷不屑如此古老的手工技艺,出现了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状态,手工技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断层危机。当然这里有很复杂的原因,现实状况就是锻铜工艺同许许多多的传统手工艺一样,正在面临着相当严峻的传承问题。

目前浙江省杭州市的铜雕技艺,四川省白玉县、自治区南木林县、拉孜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共同申报的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藏刀锻制技艺),都已纳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对传统金属手工艺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2.现代锻铜浮雕工艺技术的拓展与困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锻铜浮雕的工艺技术也快速地发展,原材料铜板合金的配比上的革新、焊接材料和技术的提高,这些都对锻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值得一提的是铜表层着色技法,目前的表层着色方法十分丰富,大约有26种之多,它能让铜表层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色相,极大地丰富了锻铜浮雕的色彩,为创新提供了资源。

但是,目前锻铜领域中仍存在着两个困难,一是创作人员方面,由于我们艺术教育缺少工艺技艺的培养,创作人员动手能力十分欠缺,使得许多作品的完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工匠来完成,形成“脱节”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从业工匠的素质都比较低,对作品的理解和造型掌控有一定偏差。在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创作的图形可能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走形”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把控的现状。

因此,工匠有手无心,艺术家有心无手,既有艺术家本身的问题,也有社会对这个行当的隔膜。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注入这个行当,没有出色的艺术家与经营者来关注,应该是现代锻铜浮雕工艺技术拓展中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3.现代锻铜浮雕的创新与发展

锻铜浮雕既是艺术作品,又带有很强的工艺性,通过纯手工锻打,作品具有很强的 “亲和性”, 这种“亲和性”通过材料和工艺美来愉悦观众。

锻铜浮雕同时可以与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等领域相结合,在这种多样空间形式的载体中,锻铜浮雕得到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就可能有更多突破和创新,反过来它也为这些艺术领域带来更强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审美的震撼。

艺术的门类是无疆界的,每一种类的艺术都应该放在“大艺术”的框架下来研究和思考,打破艺术家高高在上,而工匠就是社会底层的旧观念,同时也要打破当代艺术与传统工艺之间的隔膜。所以,我们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也应该树立“大艺术”的教育观念,把这种思想普及和延展,现代锻铜浮雕以及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魏峰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参考文献

1 苏姗・朗格q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2 路甬祥.谭德睿.孙淑云q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属工艺.大象出版社,2007

3 蔺宝钢.陈雪华著.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中国建工出版社,2008

4 于美成.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5 尹定邦.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 范扬.中国美术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 王汉卿.金属装饰艺术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8 周佩锋.锻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山东科技出版社,2006

上一篇:“李明庄计划”(一) 下一篇:雕塑语言的当代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