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智慧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性

时间:2022-10-04 08:21:09

从实践智慧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性

经过三年有意识的思考、沉淀、积累、反思,我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教育教学中实践性智慧的使用的确能使我们在知识更新飞速的社会里事半功倍。

实践智慧内化,在高中阶段的落实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的、理性的、智慧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教学素养,彰显教学道德品性。教学实践智慧体现在教师进行着的、真正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比较全面、动态地承载和体现教师的教育状态。

在高中入学阶段,语文性的培养以德育为先导,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启智育魂。首先,教师以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观点出发,目的是引领学生看更广阔的世界,树立远大的世界观。多进行和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演话剧、诗歌朗诵会、辩论赛、系列语文实践活动,每一项活动要布置落实到位,入脑入心。例如课前演讲这一环节,我进行了如下布置:高一命题演讲由“我看……”,“我想……”半命题演讲开始;一学期结束后,到自主命题抽签,我设置了十二个题目:(1)大学与前途。(2)成材小议。(3)青春因……而美丽。(4)意大利的郎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对此作何感想。(5)善待别人与善待自己。(6)……是一首歌。(7)时尚就是美吗?何谓魅力?(8)家、国、天下,你的真实理解。(9)于平淡之中努力。(10)人就要挑战。(11)苏轼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孔子亦曰:人无志非人也。对此,作何感想?(12)用什么搭建人生平台?在高二下学期进行自由演讲“请展示你的风采”。这样一些系列活动使每一个平淡平凡的日子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在活动中体验感知,要求教师有前瞻性,预想活动注意细节,统筹规划指导到位,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组织主持活动,给以最大的支持。组织活动写活动感想,军训开始记,军训结束后的感想,一个月后写高一生活印象记,梳理和提升思想认识,那高远与伟大,我们暂时不能达到,但我们有这样的心思,有这样的眼光,总有一天会统一向高远看齐。

在活动中体验感知,要求教师有求真务实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布置一项活动要学会坚持,做到有人专门负责。在活动中体验感知,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高尚的德行操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尚的品德会将才华提升至更高更深的层次。学生有着很好的语文素养,班级始终有着良好的互帮互助气氛,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得每位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得到其他同学亲切的帮助。

语文性培养的意义绝不仅于此,高尚的德行操守,全面发展的能力,持之以恒的学习品格是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定会在日后的人生之路上持久发光、发热。

在活动中体验感知,要有意识地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高一至高二,语文课堂前五分钟固定为课前演讲时间,至今仍记得同学们演讲中风流倜傥的周瑜,卡耐基卓越的口才,甚至有郭德纲的相声、宋丹丹的小品……演讲不仅使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变得开朗,也使全体同学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班级举办个性活动不胜枚举,赛诗会上流淌铿锵的爱国热情,课本剧表演承载青春的个性风采,唱红歌活动体现的争先恐后的少年之气,服务周中各抒己见回馈社会的热情。

持之以恒的学习品格在日积月累中奠定,高一时,学生们内心就深植下“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所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所亏,日有所损”的学习信念。高中学习是一场持久战,同学们都认识到学习中持之以恒的品格的重要性,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实践着。班级的黑板上有固定的成语角,另一块独立的黑板上有名人名言,每天五个成语或熟语,一句名人名言,每周六早自习为固定考成语和英语单词时间,这样高三的语文复习中同学们基础扎实,底蕴深厚,为取得优秀成绩奠定基础。2011年高考,我班同学比学赶帮超的团队精神喜获丰收,全班58人参加高考,有53人超过文科重点线,一位同学考上北大公共管理系,两位同学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四位同学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三年的时光之于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高中的三年,我相信对于班级的每一份子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的心智在实践中提升,那些有欢笑有泪水的回忆如风铃般融入青春的旋律,那些用爱和勤奋铸成的语文品格也将相伴我们一生!

作者简介:王秀艳(1973-),女,吉林德惠人,吉林省实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文化与传播。

上一篇:高考英语几个题型的答题策略 下一篇:教师批评学生也要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