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门保安”到“大学讲台” 甘相伟的蜕变之路

时间:2022-10-04 07:44:21

从“校门保安”到“大学讲台” 甘相伟的蜕变之路

不稀奇的出身

甘相伟的出身跟中国的很多80后青年一样,生于农村,家庭贫困,当地教育资源匮乏,试图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这样的出身和想法本没有什么稀奇的。但媒体为了收视率在报道一个励志偶像的时候,总喜欢把偶像成功之前或贫困或曲折的故事拿来与现在做对比,并无限放大。甘相伟就曾受到地方卫视的邀请,希望他配合做这种访谈节目,但他拒绝了:“没必要这样对比,我觉得意义不大,反而会让别人对农村的印象更加不好。再者,我只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并不觉得我是成功人士。”

梦想?甘相伟的梦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多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学生一样――上北大。特别的是,很多人只是嘴上说,心中有,但最终都放弃了,而甘相伟却用他的执着和坚持实现了这个梦想。

为上北大先当保安

“我一直都有一个文学梦。小时候喜欢看书,喜欢写作,我是文科出身,我知道我自己的爱好在哪,兴趣在哪,我是能做出判断的。”

2007年夏天,甘相伟第一次来到北大校园,正在未名湖边闲逛的他,在一座教学楼中看到一位保安手捧书籍,认真静读。“保安不去看门,却在读书?”甘相伟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得知北大鼓励保安读书,爱学习一直是北大保安的风气,甚至有些保安考上名牌大学之后,甘相伟心里怦怦直跳,并流露出想应聘北大保安的想法。

在第二天的面试中,在谈及想在北大当保安的理由时,甘相伟说,第一,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第二,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就这样甘相伟面试成功,顺利当上了北大的一名保安。

“我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知识的宝库里,我开始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2008年,甘相伟参加了当年的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一边当保安,一边上课,他开始“站着上北大”。“我们施行三班倒,早中晚三个班一个班8小时,一个星期一调,我如果上早班,我中午、下午、晚上都有时间。有时候和上课有冲突,我就和同事们调一下,我请他吃个饭。”

因为白天要上课,保安队就尽量让甘相伟安排晚上的岗。即使是这样,他的时间也只能靠“挤”。挤睡觉的时间,挤吃饭的时间,“因为太疲倦,我特地跟我的同桌说,如果看到我要睡着了,就使劲掐我。”为了多学习一些知识,甘相伟经常去旁听,有时候时间太紧,他要跑20分钟才能赶到旁听的教室。他甚至利用自己当保安小小的“权利”,向问路的同学打听:“你是哪个系的?你们系哪些老师的课讲得好?”

无论是在燕园巡逻,还是在未名湖畔晨读,甘相伟总是随身带上纸笔,有了灵感就随手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间,他先后写下了几百篇文章,并将这些文章集结成书。

“保安哥”到“励志哥”的完美蜕变

“你自己出生在什么家庭,处于什么样的阶层,这是你个人无法选择的。你现在能做的就是以你现在的所有去积极创造你想得到的东西。”

四年的拼搏,付出总算有了回报。2012年2月,甘相伟终于获得了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6月他写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并携新书在全国各地开展励志讲座。7月他得到了北京一所民办小学的offer,任“图书指导员”。

“所有的梦想都是高贵的。”这是著名主持人鲁豫在《鲁豫有约》节目现场送给甘相伟的一句话。甘相伟的故事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传奇,他的学历可能还没有你高。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努力的实现心中的梦想,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上一篇:贵州黄壤地区葛藤根际溶磷细菌溶磷、分泌IAA及... 下一篇:别用大人标准对孩子创造力进行评价:瑞典孩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