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奏乐”的石梯

时间:2022-10-04 07:24:38

世界上真有会“奏乐”的石梯吗?

在千年古寺石梯庵前有一道长长的石梯,每当行人沿着石梯拾级而上时,石梯都会发出不同节奏、音色各异的声音。

“叮叮、当当——”悦耳动听的乐声在静寂的山林间缓缓流淌。

石梯会“奏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奇妙的音乐石梯

石梯庵建在雅安市郊的深山密林中。它初建于北宋时期,原名叫“佛会寺”,明朝时,该寺经过改建,更名为“石梯庵”。

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古寺墙院青苔丛生,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暗,寺庙也因此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气息。

古寺前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叫“闻音岩”。闻音岩地势独特、形貌别致:山即是石,石即是山。岩石袒露的地方陡直如立、寸草不生,而被泥土覆盖的地方则林丰草茂。音乐石梯便处于岩石袒露之处。

石梯是在岩石上开凿而成的,它沿着山势蜿蜒而上。站在石梯尽头的石梯庵鸟瞰整个石梯,只见长长的石梯悬挂在陡直的山岩间,山犹如个巨大的琴体,阶梯就像巨大电子琴上的琴键。

音乐石梯共分为3段:第一段有105个阶梯,脚踩上去会发出“嗡嗡”声,仿佛电子琴弹奏时的重低音;第二段有20个台阶,声音比第一段略高,为中音的“铛铛”声;第三段有138个台阶,脚踩上去时,“叮叮”的高音便从石梯间迸发出来。

每当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之时,行人或拾级而上或依次而下,脚踏石梯处都能发出“咚咚”、“叮叮”的声音。

若数人同时行于石梯之上,“咚咚”、“叮叮”之声相互交汇,疏密有致,不绝于耳,在静寂的山林间格外清晰、明快,仿若奇妙的乐曲在流淌。

有时候,石梯的“低音”和“中音”部分发音不清楚,我们必须仔细倾听才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如果遇到雨天,音乐石梯的音乐效果会因阴雨天气而变差,但是我们在石梯的“高音”部分使劲踩踏,还是能听到较弱的“叮叮”声。

音乐石梯竟然能够发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声,真神奇!

观世音菩萨显灵?

石梯为何会发出音乐声?

相传,音乐石梯是一个云游天下的老尼所建。老尼在此地修行时,由于每次出山都得从巨石上爬上爬下,十分不便,于是她请工匠在巨石上凿出了这座长长的石梯。

石梯刚建成时并不会发声。一天傍晚,老尼化缘回庵,在山脚下,她看到一个白衣女子在石梯上缓缓行走,女子所过之处,奇妙音乐不绝于耳。老尼正要仔细查看时,白衣女子却从石梯上冉冉飞升,转瞬不见了。老尼突然醒悟过来:白衣女子是庵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

从此,人们走过石梯,奇妙的音乐声便会响起。石梯庵也因此名闻四方,香火日盛。而观世音菩萨显灵的说法,也一直在当地流传。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民间的神话传说而已。

石梯下面是溶洞?

游客踏上音乐石梯,听到奇妙的音乐时,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石梯下面会不会是空的呢?

音乐石梯所在的山体是由石灰岩构成的,这种岩石在水的长期侵蚀下会形成溶洞、天坑等喀斯特地貌。

有人分析,音乐石梯下面的山体很可能在地下水的长期侵蚀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溶洞。当人们在石梯上行走时,脚步声传到溶洞内形成了回声。这就像一面巨大的鼓,人们用脚步敲鼓,从而发出了声音。

为了证实这种分析,有人拿一块石头使劲敲打石梯中部的石壁。石头敲上去,石壁锵锵作响,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特别像中空的大肚坛子发出的回音。

从此,“音乐石梯下面有溶洞”的说法不胫而走,大多数游人也相信了这一观点。

不过,几年前,成都市的几名地质专家带着仪器专程到这里进行了勘探。经过探测,专家们发现,音乐石梯的石壁并不是空心的,里面也没有大空洞。

音乐声从何而来,又重新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地理位置造成声音反射?

排除了“空心”之说,有人根据音乐石梯所在位置的地形特点,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声音反射。

在地形较为闭塞的山区,当人们大声喊叫时,声音碰到周围的山体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有人认为这就是石梯“奏乐”的原因。他们还在音乐石梯所在之处做了一个实验:当大声面对石梯喊叫时,周围果然有回声。

有人据此分析:石梯庵所在的山体是弧形的,而音乐石梯所处的那块巨大岩石正好位于弧形山体的声音汇聚点上。当游人在石梯上行走时,发出的脚步声会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山体便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

不过,这种说法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脚步声相比人们的喊叫声,声音十分微弱,即使在十分封闭的地形下,也不容易引起明显的回音;而且,石梯随着人们的踩踏,不但会发出清脆的音乐声,乐声还分为高中低3种类型。很显然,“反射说”这一解释是不成立的。

音乐石梯“奏乐”到底是怎么回事?声音与天气的变化又有何关系呢?目前这仍是一些无法破解之谜。

上一篇:大自然玩“魔术” 下一篇:麦比乌斯圈:一个面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