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性基建投资审查制度

时间:2022-10-04 07:05:09

财政性基建投资审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财政性基建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算行为,保证审查工作质量,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性基建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审查是指财政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立项的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招投标和工程价款的结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审查的行为。

第三条县财政局是工程预决算审查中心的主管部门,县财政工程预决算审查中心是项目审查的具体实施单位。

第四条项目审查范围:

(一)使用财政预算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包括县级一般预算拨款、上级专项、基金预算拨款、预算外资金项目;

(二)使用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资金的项目;

(三)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集资金的项目;

(四)使用国家对外借款或担保所筹集资金的项目;

(五)使用财政贴息或政府性融资安排的项目。

第二章项目前期审查

­第五条参与项目的前期论证,重点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资料,对项目可行性提出意见。

第六条根据项目的扩初设计,概算定额指标、各项费用、定额取费标准、建设地域自然及技术经济条件和设备预算价格等资料;审查项目设计概算及是否经相关部门批准。

第七条审查项目是否存在超规模、超标准或缺漏现象;审查项目手续是否完备。

第八条审查项目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

第九条审查项目前期费用开支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章工程预算(招标标底)审查

第十条要求建设单位提供项目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工程量计算书、人工材料分析表、施工组织设计等。

第十一条审查依据包括:工程施工图;国家和地方统一制定的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人工、材料价格;价格调整指数等相关取费规定。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定等。

第十二条审查内容包括:项目工程预算是否控制在概算指标内;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与换算、费用和费率计取是否合理、准确;审定项目工程预算造价。

第十三条审查步骤包括:收集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根据项目技术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初步方案,组织初审;根据审点深入现场实地调查;复审并出具审查结论。

第四章工程价款决(结)算审查

第十四条根据项目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按月结算、分段结算、竣工后一次性结算等方式,结合工程进度及预付款项和工程监理情况,审查经建设单位签证的工程进度价款结算账单,提出资金拨付意见。

第十五条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并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办理竣工价款决算。

第十六条审查资料主要包括:工程竣工图;竣工决算报表;竣工决算说明书;工程建设合同;工程监理报告;设计变更情况报告及核定单;竣工验收证明;建设单位现场签证;主要材料、设备发票;工程项目点交清单及财产盘点移交清单等。

第十七条审查内容主要包括:竣工结算资料是否齐全,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项目是否按批准执行,有无提高建设标准和扩大规模等;主要材料取价、设备价格购置是否合理、审批手续是否完备等;审核交付使用资产是否符合条件等;核实项目节余资金,属于上缴财政部分应督促及时上缴;审核项目竣工决算报表真实、完整性等;审查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部费用,审定项目结算造价。

第十八条项目竣工结算审查后,对应核减的基建资金,属于应上缴财政部分的,及时督促上缴;对应增加的基建投资,应及时提出调整项目投资的建议。

第五章审查结论及处罚

第十九条工程预决算审查中心在进行项目审查时,应当遵循合法性、公正性、客观性的原则,并对审查结论负责。

第二十条项目审查结论是有关单位组织招投标、签订工程合同、办理拨款、贷款和工程决算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对审查结论,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逾期不签署意见的,视为同意审查结论。

第二十二条对项目审查过程中的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按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决定》予以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上一篇:紫丁香叶中总皂苷提取论文 下一篇:猪蹄甲与穿山甲消痈排脓作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