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拦河水坝施工测量技术

时间:2022-10-04 06:28:04

小议拦河水坝施工测量技术

[摘 要]拦河大坝按坝型分最为常见的为土坝、混凝土坝。本文作者通过理论论述结合工程现场实践经验对这两类水坝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 土坝 混凝土坝 测量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035-01

1 概述

拦河大坝按坝型分最为常见的为土坝、混凝土坝。修建大坝需按施工顺序进行下列测量工作:布设平面和高程基本控制网,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确定坝轴线和布设控制坝体细部放样的定线控制网;清基开挖的放样;坝体细部放样等。

2 土坝的控制测量

土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坝型。根据土料在坝体的分布及其结构的不同,其类型又有多种。土坝的控制测量是根据基本网确定坝轴线,然后以坝轴线为依据布设坝身控制网以控制坝体细部的放样。

2.1 坝轴线的确定

对于中小型土坝的坝轴线,一般是由工程设计人员和勘测人员组成选线小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和建筑材料等条件,经过方案比较,直接在现场选定。

对于大型土坝以及与混凝土坝衔接的土质副坝,一般经过现场踏勘,图上规划等多次调查研究和方案比较,确定建坝位置,并在坝址地形图上结合枢纽的整体布置,将坝轴线标于地形图上,为了将图上设计好的坝轴线标定在实地上,一般可根据预先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用角度交会法测设到地面上。

2.2 坝身控制线的测设

2.2.1 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的测设。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可布设在坝顶上下游线、上下游坡面变化处、下游马道中线,也可按一定间隔布设(如10、20、30m等),以便控制坝体的填筑和进行收方。

2.2.2 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的测设。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一般按50m、30m或20m的间距以里程来测设,其步骤如下。

(1)沿坝轴线测设里程桩。由坝轴线的一端定出坝顶与地面的交点,作为零号桩,其校号为0+000。然后由零号桩起,由经纬仪定线,沿坝轴线方向按选定的间距丈量距离,顺序钉下0+030、060、090……等里程桩,直至另一端坝顶与地面的交点为止。

(2)测设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 将经纬仪安置在里程桩上,定出垂直于坝轴线的一系列平行线,并在上下游施工范围以外用方向桩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测量横断面和放样的依据,这些桩亦称横断面方向桩。

2.3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用于土坝施工放样的高程控制,可由若干永久性水准点组成基本网和临时作业水准点两级布设。基本网布设在施工范围以外,并应与国家水准点连测,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用三等或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

3 土坝清基开挖与坝体填筑的施工测量

3.1 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为使坝体与岩基很好结合,坝体填筑前,必须对基础进行清理。为此,应放出清基开挖线,即坝体与原地面的交线。

清基开挖线的放样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图解法求得放样数据在现场放样。所以先沿坝轴线测量纵断面。即测定轴线上各里程桩的高程,绘出纵断面图,求出各里程桩的中心填土高度,再在每一里程桩进行横断面测量,绘出横断面图,最后根据里程桩的高程、中心填土高度与坝面坡度,在横断面图上套绘大坝的设计断面。

3.2 坡脚线的放样

清基以后应放出坡脚线,以便填筑坝体。坝底与清基后地面的交线即为坡脚线,下面介绍两种放样方法。

(1)横断面法。仍用图解法获得放样数据。首先恢复轴线上的所有里程桩,然后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绘出清基后的横断面图,套绘土坝设计断面。

(2)平行线法。以不同高程坝坡面与地面的交点获得坡脚线。在地形图上确定土坝的坡脚线,是用已知高程的坝坡面(为一条平行于坝轴线的直线),求得它与坝轴线间的距离,获得坡脚点。平行线法测设坡脚线的原理与此相同,不同的是由距离(平行控制线与坝轴线的间距为已知)求高程(坝坡面的高程),而后在平行控制线方向上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定出坡脚点。

3.3 边坡放样

坝体被脚放出后,就可填土筑坝,为了标明上料填土的界线,每当坝体升高lm左右,就要用桩(称为上料桩)将边坡的位置标定出来。标定上料桩的工作称为边坡放样。

3.4 坡面修整

大坝填筑至一定高度且坡面压实后,还要进行坡面的修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可用水准仪或经纬仪按测设坡度线的方法求得修坡量(削坡或回填度)。

4 混凝土坝的施工控制测量

混凝土坝按其结构和建筑材料相对土坝来说较为复杂,其放样精度比土坝要求高。施工平面控制网一般按两级布设,不多于三级,精度要求最末一级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0mm。

4.1 基本平面控制网

基本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一般布设成三角网,并应尽可能将坝轴线的两瑞点纳入网中作为网的一条边。根据建筑物重要性的不同要求,一般按三等以上三角测量的要求施测,大型混凝土坝的基本网兼作变形观测监测网,要求更高,需按一、二等三角测量要求施测。为了减少安置仪器的对中误差,三角点一般建造混凝土观测墩,并在墩顶埋设强制对中设备,以便安置仪器和视标。

4.2 坝体控制网

混凝土坝采取分层施工,每一层中还分跨分仓(或分段分块)进行浇筑。坝体细部常用方向线交会法和前方交会法放样,为此,坝体放样的控制网-定线网,有矩形网和三角网两种,前者以坝轴线为基准,按施工分段分块尺寸建立矩形网,后者则由基本网加密建立三角网作为定线网。

(1)矩形网。直线型混凝土重力坝分层分块示意图,(A以坝轴线为基准布设的矩形网,它是由若干条平行和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所组成,格网尺寸按施工分段分块的大小而定。

(2)三角网由基本网的一边加密建立的定线网,各控制点的坐标(测量坐标)可测算求得。但坝体细部尺寸是以施工坐标系船岁为依据的,因此应根据设计图纸求其得施工坐标系原点O的测量坐标和坐标方位角,换算为便于放样的统一坐标系统。

4.3 高程控制

分两级布没,基本网是整个水利枢纽的高程控制。视工程的不同要求按二等或三等水准测量施测,并考虑以后可用作监测垂直位移的高程控制。作业水准点或施工水准点,随施工进程布设,尽可能布设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作业水准点多布设在施工区内,应经常由基本水准点检测其高程,如有变化应及时改正。

5 混凝土坝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清基开挖线是确定对大坝基础进行清除基岩表层松散物的范围,它的位置根据坝两侧坡脚线、开挖深度和坡度决定。标定开挖线一般采用图解法。和土坝一样先沿坝轴线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绘出纵横断面图,由各横断面图上定坡脚点,获得坡脚线及开挖线。

实地放样时,可用与土坝开挖线放样相同的方法,在各横断面上由坝轴线向两侧量距得开挖点。在清基开挖过程中,还应控制开挖深度,在每次爆破后及时在基坑内选择较低的岩面测定高程(精确到cm即可),并用红漆标明,以便施工人员和地质人员掌握开挖情况。

6 小节

对于不同筑坝材料及不同坝型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有所不同,内容也有些差异,但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大同小异。希望本文所谈到的基本测量技术方法能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有所提示,做到举一反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课程建设团队.水利工程施工测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1版.2010.8.

[2] 孔达.水利工程测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1版.2007.2.

[3]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9.6.

上一篇: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下一篇:水利河道长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