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的素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时间:2022-10-04 05:42:39

用生活化的素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课前准备,锻炼素材收集的能力

苏教版实验教材中每册都有一些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而且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素材来自于我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与整理资料,而且需要我们教师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各方面的专家,才能把握好素材。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觉得太麻烦,这些知识又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正常情况下就不教了。 这样就让学生失去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机会。我在执教《数字与信息》这部分内容时,提前布置了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字与信息的例子、了解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的编码信息,而且采用分组收集、按组评比,并请家长参与的形式。素材收集之前还进行了素材收集方案的讨论,预想了素材收集中的困难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经历素材收集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前准备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知识,大大的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二、课堂学习,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课本,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此时,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三、课后延伸,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实质上精辟地阐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又为实际服务。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在教学《数字与信息》一课后就设计了编写不同类型客房房间号的实践应用,学生在编写时采用A幢与B幢的方法区别不同的楼房,而英文字母的加入丰富了数字与信息知识的内涵,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想出了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组合也能表达不同的信息。这样的延伸促进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后,让学生课后设计一个窨井盖,这实际是求面积的生活问题,学生自然会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面积来。但要解决好这个实际问题,就不是仅仅计算那么简单。既要考虑如何度量窨井的半径,又必须知道窨井盖的半径要大于窨井的生活常识。

综上所述,加强学习素材的生活化,不仅有利于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也有利于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正确应用创造更为广阔的时空场所,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这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宜陵小学 江苏】

上一篇:改进学习方式 促进全面参与 下一篇:注重积累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