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讲授,阅读教学该何去何从

时间:2022-10-04 04:59:00

限时讲授,阅读教学该何去何从

[摘 要]限时讲授是针对阅读教学中一直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教学关注的重心转移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在限时讲授的基础上要紧扣重点,凸显引领;激活思维,彰显个性;倡导合作,低耗高效,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限时讲授 紧扣重点 激活思维 倡导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63

阅读课堂上,教师手捧书本,激情飞扬地讲述着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满脸的喜悦与满足。但细加考量,这样的课堂究竟给予了学生多少自主的空间呢?笔者认为,阅读课堂应限制教师讲解的时间,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限时讲授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释放,更是学习方式的一种解放。

一、紧扣重点,凸显引领

由于有了时间的限制,教师就不能在课堂上随心所欲,而要将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自己去感受体悟、思考揣摩、表达历练。

例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篇幅相对较长,如果仅凭教师的讲授不仅耗时多,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其效果也难以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所下的三道命令,让学生思考:这些命令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下达命令时,是怎样的状态?命令下达之后,分别引发了怎样的结果?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专门的讲授,而是借助核心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行感受文本中的价值意蕴。当学生出现思维卡壳的现象或者认知偏差时,教师则顺势引领,或评价点拨,或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教师无效的教学语言,更凸显了教师的点拨引领价值。

二、激活思维,彰显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但是过于臃肿的教学语言充斥在整个课堂中,学生连最起码的自主感知空间都不具备,其个性化阅读思维也就难以实现。限时讲授的提出则减缓了教师的压力,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

以《负荆请罪》这篇剧本的教学为例,教师没有过多地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内在的品格特点,而是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形成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有的学生提出: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直接登门道歉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要背上荆条,在街上游行呢?这是不是一场秀呢?多么敏感而富有新意的问题。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个性认知的教学价值,于是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现场辩论。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在辩论中思维越发深刻,个性越发鲜明,也逐渐意识到廉颇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秦国知道,赵国的文武大臣已经和好如初,赵国的国防力量会逐渐加强。廉颇没有顾忌自己的脸面,而是借助当众游街、负荆请罪的方式,更有效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起到了广而告之的效果。

如此看来,限定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学生就可以完全冲破教材文本的牢笼,就能调动自己的内在意识,提升文本解读的效果。

三、倡导合作,低耗高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强化合作效益,让学生在真正的合作中交流自主学习成果,为更高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夜晚的实验》一文描述了著名科学家斯帕拉捷为了弄清蝙蝠夜晚飞行的秘密反复试验的过程。斯帕拉捷每一次实验都是以上一次实验失败的教训为基础的。这种反复试验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一个良好的载体。但在限时讲授下,教师不能对每个环节都进行悉心指导,唯有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斯帕拉捷实验的感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别从实验的方法、观察的现象、得出的结论等几个方面自主走进课文,从文本中寻求相关的语言基础。在学习中,学生有的寻求依据,有的填写表格,有的获取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彼此研究,花费时间不长即将斯帕拉捷的整个实验过程学习完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彼此合作中不仅深入阅读了文本,也跟随着斯帕拉捷进行了一次严谨的科学思维之旅,有效地历练了自己的认知能力。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文本内容的讲授,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的空间,扭转了阅读教学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现象。

限时讲授,是针对阅读教学中一直以来都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减少无谓的讲解,将教学关注的重心转移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引领学生多参与、多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有效结合的探究 下一篇:用心追寻快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