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编书(报),点燃学生阅读热情

时间:2022-10-04 03:16:49

巧编书(报),点燃学生阅读热情

摘要: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主动进行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而且较适合的材料也很有限。对此,我们必须巧编校报、校刊去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努力让他们把书读“薄”,把底蕴加“厚”。

关键词:巧编;校报;校刊;摘抄;比赛;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8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养。”所以,笔者以为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光依靠书本,依靠课堂,还要拓展到课外。因为生活处处皆语文,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辑了系列校报和校刊,期待能帮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问题,学生对一些现代文,尤其是散文的内容模糊不清。究其原因,首先是缺乏对阅读的爱好。大部分学生除了作业中的阅读外,可能从不主动去阅读课外材料。其次,适合阅读的材料也较匮乏。再者,初中阶段,也没有充足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而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充分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要重视向课余拓展,鼓励学生主动热情地读一些图书、报刊。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能源”。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通过巧编书报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巧选报刊内容

编辑校报时,可以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适时选用小小说,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异的阅读环境,创设浓郁的场景氛围。如纪实性散文《为爱挺直》中就有这样一处描写“母亲的背驼的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掠。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挺直了背”这一动作中凝聚了深深的母爱,通过对美文的阅读,让学生领略文章的精彩和精彩的原因,只要他们心向之神往之,自然会有创造精彩的冲动。

同时,整理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名篇佳作,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才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旧物抒怀”,“第三只眼看文坛”,“醒俗”“故事新编”等专题阅读。学生在阅读时,不自觉的就把语文课内学得到的方法迁移过来,提高布局谋篇和语言修辞方面的能力。在读了“旧物抒怀”后,有学生想到了家里的旧木梳,“母亲那温柔的手掌,一次次为自己梳头的情景再现眼前”。还有学生想到了家里的老风箱,“呼哧,呼哧,那风箱的声音摇出了美味的早餐”。这样的情境阅读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呈现在书报上,成为大家欣赏的对象,享受到学能致用的成功,而且会激发更多学生爱上读书的良性循环。

设置栏目特色,如:指点迷津版,主要刊登一些教师优秀文章和一些报纸杂志上最新的教育文章,学习辅导版,为学生指点学习的迷津,心理咨询版,解决学生成长的困惑。

这些贴近学生的内容,很受学生欢迎,激发学生埋头读书,寻找知识,扩大视野,激发写作兴趣。使方法经阅读跃升为技能。

二、巧设校刊插图

因为插图能很好地反映文本的内容,在校刊排版时就精心设计一些插图,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理解文本,从中提取信息,从而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速度。

在教学《端午日》时段,我们在当期的校报上刊登了“端午日”有关的比赛活动,如“赛龙舟”、“赶鸭子”、“裹粽子”,让学生对照图片展开联想,要求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描写出其中一个比赛的场面。既能学习到知识,又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编辑校刊时,设计了“原野牧歌”的板块,一改以前文字的提示,利用插图: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高飞的雄鹰。组成一幅原野牧歌图。通过美的画面,给学生视觉冲击,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形成美的共鸣,有一种阅读和创作的欲望。有孩子写到:“但愿在这片原野上,我们快乐着去牧歌青春,牧歌理想,用不灭的热情驾驭起生命的扁舟,驶向成功的彼岸。”“老师们微笑着去牧歌教育,牧歌生命,用全部心血去装点孩子们的梦想。”散文式的语言配以诗一样的画面,融出别样的诗情画意。

我们还选取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还有摄影作品,并鼓励他们配上优美的文字说明。有些学生为了给自己的作品配上文字,去查了好多资料,有的学生甚至找到了专业的书籍学着阅读。这样就从多方面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始终处在积极的、自觉的、主动的状态。

三、巧用校刊评比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那怎样合适地利用校报、校刊,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呢?

1. 我们校报编辑部每隔三周会举行校级的手抄报比赛,最优秀的八名同学获得一期主办校报的奖励。

2. 对校刊上出现的文章进行“同文异评”,自由抒发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文章是随心随性的,让不是很会写的学生,也有抒发自己心声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广泛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3. 在校刊上划出单独的版面,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同题构思,创作。预先告知题目,进行适当的阅读积累准备,写好之后再进行互评。师生之间互出题目写作,其他师生学生进行评论。学生写好的文章,请家长写评语,并优选在校刊发表。

4. 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空间,比如在校刊报刊上进行“博客之星”的评比、“小小作家”的评比、“空间设计师”的评比。

通过这些多角度的评价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写作兴趣。学生们的所得,正是我们创办校报、校刊的宗旨,是我们的期望。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多读一些合适的书刊,适当地做内容摘抄,将书读“薄”,展开想象,推理,写出自己的评价,体会,将书读“厚”,“多读”、“广博”也正是我们创办校刊校报所承载的任务。今后,我们会继续力求满足学生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敏锐“悟性”。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有思想地教阅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如皋市下原初中 226300)

上一篇:谈谈数学模型之一:一次函数在方案设计问题中的... 下一篇:如何搞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