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经济改革”

时间:2022-10-04 03:03:07

崇祯的“经济改革”

明朝皇帝崇祯,一上台就遇到严重的经济问题。各地民变四起,关外满洲频扰,兵饷不断增加,哪里都需要花钱,国库却越来越空虚,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内外交困的崇祯,大致使用了以下几个办法:

一是改革币制。崇祯十六年下半年,户部司务蒋臣上疏,提出币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尽快确定方案并颁行天下;详细核计新钞旧币的换算办法;新钞制作要精美;跟老百姓兑换新钞时要讲究诚信;早开铸局;设置高官来管理等。崇祯批示赶紧实行,并指示户部和工部即刻去办,还要求相关部门10天向自己汇报一次。不料第二年初夏李自成攻进北京,这项工程最终半途而废。

二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其一是增加赋税,在多如牛毛的赋税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崇祯十六年十月十一日,皇帝颁令开征烟酒税。原先烟酒属于政府专卖,但私贩现象非常普遍。现在明文规定,禁令解除了,但是在一两银子的交易额中要拿出三钱来上税,如有偷税漏税,除烟酒没收外,还要依律治罪。其二是卖官、赎罪。有人上书说,以前生员花钱进学,享受不到和正规生员同样的待遇,名字不列入官府序列中,捐学的人兴趣不大,因此,建议每年在固定名额之外增加十之一二,每名纳银二百两,和其他生员一起参加考试,成绩只论高下,不做取舍;关于花钱赎罪,以前,逆案、赃多未完者、封疆失事者均不许花钱赎罪,刑部奏本,请求从宽,允许衙门里犯罪的胥吏皂役们交钱减刑。崇祯同意了这个方案,但担心赎罪钱被中途截流,交不到自己手上,特意强调:京内赎买,需到刑部交钱;外埠的,由抚按查等收取,需先行到刑部交纳,不能跟其他收入搞混了。这些开源措施,目标只有一个:搞钱。至于卖官和赎罪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根本就顾不上考虑了。越是走投无路的时候,政府就越要与民争利;越是与民争利,政治就越走向腐败。饮鸩止渴,本为延缓生命,而实际上却加速了死亡的进程。

在节流方面,崇祯表现出更高的姿态,不但多次下“罪己诏”自我反省,而且以身作则。他还事无巨细地要求人们不能擅自穿用“红紫衣履”,普通老百姓不能随便穿绫罗绸缎、佩带金银首饰等。

其三,号召大臣和皇亲国戚们主动捐款。明朝官员工资不高,一个七品知县年薪不过45两银子。募捐条令颁布出去,人们并不积极。皇帝催逼得越紧,官僚们把自己的腰包捂得越严实。三月十日,崇祯派太监徐本正到太康伯张国纪、嘉定伯周奎家里借钱,前者是前任皇帝的老丈人,后者是崇祯的老丈人。父以女荣,平时搂起钱来,向来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现在要往外挤,却一个个面露难色。后来,周奎勉强拿出两千两银子,并给皇后写了一封亲笔信,诉说自己的苦衷。徐本正仰天长叹:“您可是皇上的至亲啊,怎能如此吝啬?万一朝廷倒了,积蓄再多的财产又有什么用?”

徐本正的话的确有道理。可为什么从皇帝到臣子,在这唇亡齿寒的危急关头,依然一毛不拔?看来,一定有比唇亡齿寒更可怕的因素。这种因素,恐怕就是由极度的贫富不均造成的不安全感。明朝末年,一方面,连年灾患,在全国不断蔓延,老百姓只能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吃人肉;另一方面,官僚乡绅大量聚积米粮、财富,死也不肯拿出来。穷人为了生存去抢,富人生怕陷入困窘死死抓住不放。挨饿的和需要“减肥”的都处于一种强烈的疾病状态中,所有的人都要抓住点什么东西,才能缓解内心的紧张。

内廷混乱至此,社会困顿至此,崇祯的经济改革最终没能成功,恐怕是命里注定的。

上一篇:香港·董桥·中国文化 下一篇:广东观念:岭南文化的血脉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