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羊鼻蝇蛆病防治的最佳期

时间:2022-10-04 01:33:36

秋冬季是羊鼻蝇蛆病防治的最佳期

羊鼻蝇蛆病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而又多发的一种寄生虫病,对养羊业危害极大,死亡率高,给广大的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抓住有利时间进行防治尤为重要。

1临床症状

病羊表现不安、打喷嚏、时常摇头、磨鼻、眼脸浮肿、流泪、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病羊呼吸困难,流出大量鼻液,初为浆液性,后为黏液和脓性,严重时混有血液。当幼虫进入鼻窦引起发炎,严重时幼虫进入颅腔损伤了脑膜而继发脑膜炎,病羊表现神经失调,头弯向一侧或发生麻痹,病羊常出现旋转运动,最后病羊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2病原

在每年的晚春初夏幼虫成熟为成虫,到盛夏全部由鼻孔排出,虫体长约1~1.20cm,头大呈球形色黄,两复眼小、相距较远,触角球形位于触角窝内;口器退化,胸部有四条断续而不明显的黑色纵纹,腹部有银白色斑点。

3幼虫

到秋季雌蝇飞向羊群进行产幼虫,从羊鼻孔周围进入鼻腔寄生,第一期幼虫呈淡黄白色,长约1mm,前端有2个黑色口前钩,体表丛生小刺,末端的分左右2叶,后气门很小,呈管状;第二期幼虫呈椭圆形,长20~25mm,体表刺不明显,后气门呈弯肾状;第三期幼虫长30mm,背面拱起,各节上有深棕色的横带,腹面扁平,各节前缘有数行小刺,体端前尖,有两个强大的黑色前钩,虫体后端齐平,有两个黑色后气孔。

4发病时间在西北地区,每年的秋、冬、春季各有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优为严重,因其幼虫进入体内寄生繁殖而导致病羊各项功能破坏,羊机体的抵抗力减退,所以发病及猝死率比较高。

5防治方法

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羊鼻蝇蛆,系列寄生的特点,以及幼虫的大小,羊的抵抗力等。防治该病以消灭第1期幼虫为主要措施,即每年的11月份为宜,也是切断病原和防治的最佳时期,据临床统计,此时防治治愈率在90%以上。

5.1精制敌百虫口服、剂量按每千克体重0.12g配成2%溶液灌服。

5.2肌肉注射取精制敌百虫60g,加95%酒精31ml,在瓷容器内加热溶解后,加入30ml蒸馏水,在加热至60~65 ℃,待药完全溶解后,加水至总量100ml,经纱布过滤后即可注射,剂量0.50ml/10~20kg,1ml/20~30kg,1.50ml/30~40kg,2ml/40~50kg,50kg以上的用2.50ml。

5.3烟雾法用于羊群的大面积防治,药量按熏蒸场所的空间体积计算,每立方米空间使用80%的敌敌畏0.50~1ml,喷雾时间应根据小群羊的安全和驱虫效果而定,一般不超过1h

5.4涂药法对个别良种羊,可在成蝇的飞翔季节,将1%的敌敌畏软膏涂擦在羊的鼻孔周围,每周1~2次,可杀死雌蝇产下的幼虫。

上一篇: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及其利用技术 下一篇:骡右臂骨撕裂离体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