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去的几个旅游胜地

时间:2022-10-04 01:33:00

不想再去的几个旅游胜地

长城:做一次好汉足矣

“不到长城非好汉”,可以被评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策划最成功的广告。

从坐上满大街吆喝着的游览车开始,你就把自己全交给别人摆布吧。走走停停大半天,好不容易,长城到了。你心中正自汹涌澎湃着,车主喊了:“时间不多,一个小时后集合!”紧接着,小贩成群结队上来了,与其说是叫卖,不如说是纠缠。

好不容易到了墙头,你便被一再提醒要观赏关门、敌台和城墙。是的,你必须被提醒,否则人海茫茫,到处都有人激昂地大叫“我到了长城了!”砖墙成了人墙。

安徽黄山:另一种累

和真正去过黄山的人聊天,你会发现,他们和没有去过黄山的人的真正区别,在于他们聊的最多的,不是黄山美景,而是吃饭、住宿、坐车等等俗事。爬黄山并不怎么累,累的是活在黄山。如果跟着导游,你会发现黄山的导游是最善于审时度势的。日程、路线、交通工具、住宿地点、膳食级别……时时都会随机应变。然而你不可以乱发脾气。倘若你想省钱、想自由,自己“组团”,你必须不停地和小贩、挑夫、饭馆老板斗智斗勇,避免落入不良分子的陷阱。最惨的不是花大价钱和陌生人共睡黄山小饭馆的地铺,而是所有能遮点风的地方都有游人蜷缩着过夜,甚至连五十元钱租一夜的大衣也租不到。再好的美景,为她受一遍罪也就够了吧。

长江三峡:失望的道别

三峡风景将不复存在,这个消息让三峡游客暴增。本来计划二十年内完成的出游计划,一下提到眼前,对你腰包可真是个考验。然而别着急,可以这么说,三峡根本不值得你宝贝。

长江的水早就像黄河一样黄。有人模仿电影对话:“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回答即兴窜改为:“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不到第二天,船上厕所的气味就传得很远。美国人说:他乘的三峡游船上带着沙子的污水到处流;苏格兰的则说:全部三个峡口都是在夜晚通过的,所有人都被禁止到甲板上,他只有从窗户中望出去,才在满月之下看到了一堵峭壁的一个尖角;总是被奉为上上宾的外国游客尚是这种待遇,更遑论咱们中国游客了。事实上,三峡留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朦胧月光下两岸山峰留下的剪影。

三峡,就用这么个剪影,向失望的人们道了别。

苏州园林:无法惊艳

苏州园林的名气实在太悠久,自五代时就名扬海外,后来游历中国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定义了“人间天堂”一词以作颂扬。八十年代开始,参观苏州园林的游客熙熙攘攘,每年外来游客皆超千万人次。

但让人扫兴的是,我们已经在太多的地方看到她的克隆版了。每一座城市的公园,每一部古装电影或者电视的背景,不厌其烦宣扬着中国文化的画里,檀香扇、丝帕、屏风……所有能撩起我们的江南情思的物件上,她已经被我们读得烂熟。

可是我们还是要去亲眼一睹她的芳容,就像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我们心中的明星。结果,大失所望。她的面目虽然和我们的想象不差分毫,可是几乎把园林里的每一片“留白”都填实了的游客,已经把她身上那种韵味(也许是我们在想象中给予她的那种韵味) ,磨损得无影无踪了。

深圳世界之窗:一个牺牲品

没有人文历史也缺乏自然景观的深圳,却借深圳当年的牛气搞了一个一炮而红的“锦绣中华”,而后便是那个红得发紫的“世界之窗”轰动全国,随后主题公园便在神州大地上处处开花。

据推测用不上二十年,十分之一的中国人将在境外旅游,更别说游遍中华了。

可惜还没等到中国人把出境旅游视为平常,满中国蜂拥而起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危机四伏:1997年江苏福禄贝尔科幻园倒闭;1998年底广州番禺飞龙世界倒闭……与此同时,主题公元的鼻祖深圳的两大宝贝也日渐式微。有数据表明,自1995年起,世界之窗接待游客人数和年收入平均每年下滑都在百分之十左右。

说起来也是,北京有“世界公园”,长沙也弄了个还不错的“世界之窗”,无锡的太湖边上更耸立起欧洲的、中国古代的各种假建筑,人们干吗还要跑到深圳来看你的什么“世界”呢?

【选自《新周刊》杂志社编著《一本杂志和一个时

代的体温》漓江出版社版本刊有删节】

上一篇:十问 第6期 下一篇:九十六岁的杨绛用读书和写作忘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