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当心外耳道炎

时间:2022-10-04 12:56:38

夏季游泳,当心外耳道炎

健康人的外耳道有上皮角质层的保护,皮脂腺的分泌呈弱酸性,有较强的抵抗微生物的能力。夏天游泳时,外耳道上皮层被水浸泡,会发生软化和肿胀,角质层被破坏,抗感染能力明显减弱。此时,外耳道皮肤若有破损,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等就容易入侵,造成外耳道炎。

认识外耳道炎

按炎症的程度和性质,外耳道炎可分成5种类型:①单纯性外耳道炎:早期、轻型外耳道炎,患者仅有耳内不适、闷胀和轻微疼痛。若能及时医治,数日内炎症消退,恢复正常。②外耳道疖:发生于外耳道外段的软骨部,为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耳痛甚剧,可有体温升高。待疖肿成熟,脓液穿破组织向外排出后,耳痛可骤减。③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软骨部和骨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广泛性炎症,耳痛剧烈。外耳道充血、肿胀,表面覆有脓性分泌物,可有听力减退。④坏死性外耳道炎: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中,外耳道软组织重度广泛炎症,耳痛剧烈。⑤外耳道真菌病:耳部发痒为主要症状,并有闷塞感、耳鸣及听力减退。外耳道内有黑色或土黄色膜状物,亦有呈黄白色的粉末状霉点。

游泳时,别忘护耳

1.每年游泳前,请医生认真检查耳部。若发现耵聍(俗称耳屎),应请医生设法取出,以防耵聍浸水后,阻塞外耳道,诱发外耳道炎。若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症等疾病,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糖尿病患者游泳时应特别注意为生,以免发生坏死性外耳道炎。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上皮损伤,引发外耳道炎。

3.保持耳道干燥。游泳后,耳道内若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使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出,随后,用清洁的医用棉签轻轻拭干,切忌用手挖耳。

4.鼻子若不慎进水,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随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外一侧,以免擤鼻方法错误导致污水和微生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5.不要去卫生状况不达标的场所游泳。

小知识:外耳道炎处理要点

1.清洁耳道:仔细清除外耳道内的脱屑、耵聍和炎性分泌物。脱屑、炎性分泌物,可用小吸引管轻轻吸出。小而硬的耵聍宜用耳镊取出。大而硬的耵聍应先用3%碳酸氢钠液滴耳,1日4次,待耵聍软化后,用外耳道冲洗法清除。

2.单纯性外耳道炎:先用3%过氧化氢液将外耳道洗净,并用消毒棉签拭干。随后将氧氟沙星滴耳液滴于患耳,每日3次,数日后可控制炎症。

3. 外耳道疖:疖肿未成熟时,用1%酚甘油滴耳,每日3次,每次2~3滴,或用小棉片蘸药液填塞外耳道,每日2次,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疖肿自行溃破者,应尽可能拭净脓液,并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疖肿成熟,但尚未溃破者,可在局部消毒后,用尖刀沿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排脓。

4.弥漫性外耳道炎: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口服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彻底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和痂皮,并使用地塞米松-氯霉素滴耳液,以达到抗菌、消炎、消肿的目的。

5.坏死性外耳道炎: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除坏死病灶。

6.外耳道真菌病:清除外耳道分泌物,滴用2%水杨酸乙醇、2%麝香草酚乙醇等抗真菌药物,每日3次,连用2周。局部可使用制霉菌素粉加等量硼酸粉混合剂。

上一篇:医生,别照“病嘱”开药 下一篇:年过40,每年查一次肾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