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造性游戏中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与探究

时间:2022-10-04 12:16:55

在创造性游戏中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实践与探究

“交往是儿童发展的桥梁”,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核心。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促进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幼儿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此,我园(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申报了省级课题“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创造性游戏设计与指导策略研究”并立项,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探究,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创造性游戏中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适合幼儿交往的宽松的游戏环境

开放的环境应该是一种轻松、随意、无拘束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中,我们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一起玩玩具,让孩子们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从而产生交往、观摩、学习、互助的行为,引导他们友好相处。现在幼儿园里普遍都采用的方式就很好,比如,通过幼儿班级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幼儿交往,一方面在自己班级搞活动时,邀请兄弟班级或者高年级的小朋友来参与活动,或者观摩活动,给孩子的表演提供更大的舞台,使幼儿慢慢消除害怕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友爱、欢乐。另一方面在其他班级搞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幼儿去参加活动,在小朋友的互动中,增进交流,增强了幼儿交往的勇气。这些互动既能为孩子提供很好的交往空间,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更能通过交往,使孩子们懂得交往的快乐,懂得了交往中必须相互帮助、相互配合。

二、教给幼儿适宜的人际交往的技能

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爷爷奶奶及父母身边,往往一切问题均由长辈代为解决,不需要他们出面,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打交道。进入幼儿园过上集体生活后,他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此时,孩子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如何处理幼儿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交往技能。掌握了交往的技能便于很好地处理交往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保障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能更好地使幼儿感受到交往的快乐,激发幼儿交往的积极性,对性格的培养、品质的塑造都是有好处的。如果不具备好的交往技能,就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矛盾问题,使得交往不欢而散,就会使幼儿害怕交往,不敢正视和小伙伴之间的冲突,以至于回避交往,封闭自己,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给孩子充分的游戏活动时间,设定各种不同的角色游戏,在各种交往中,学会礼貌用语的运用,协商语言的应用,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比如在游戏中,可以让孩子分别扮演客人和主人的角色。当客人来做客的时候,小主人打开房门要给客人说:“你好,我叫XX, 欢迎来我家做客。”小客人也要说:“你好,我叫XX,很高兴认识你。”幼儿教师还可以教给幼儿在交往时的表情、态度、动作等,如对方相互问好时应面带微笑。

三、正确处理交往中的矛盾问题

在游戏中,同伴间难免会发生争执、争吵、哭鼻子等突发事件。幼儿园里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呵护和宠爱,这种矛盾问题也许会更突出。如何在游戏中化解这些矛盾,保障游戏的顺利进行,是游戏中需要处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一方面,要引导孩子摆脱“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另一方面,游戏时可以尽可能地给幼儿们制造公平的机会,如轮流上台、均分玩具等,保证幼儿之间的平等,避免因分配的多寡而产生矛盾。

如果各种措施都做好了,仍然不能避免矛盾问题的发生,教师要参与协调,适当做出暗示、提出建议或制止打闹,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做过分干预,尽量启发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做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用“冷处理”的方式,等孩子们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再给予调解评判,让他们说明原委,让孩子们心服口服,承认各自的错误。对于部分孩子,让他适当承受冷落、不受欢迎的压力,在压力下,迫使他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交往方式,避免极端行为。

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触到创造性游戏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角色游戏,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模仿能力,促使幼儿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结构游戏,提高了幼儿对周围物体观察的兴趣,发展了思维的概括力。在拼插、搭建过程中,幼儿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交谈、讨论。幼儿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我们需要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帮助其获得交往技能,使他们尽快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成为适应社会,能和别人愉快合作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