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季长焦相机导购

时间:2022-10-03 10:47:07

2011春季长焦相机导购

对于喜欢出行,但又苦恼于单反相机的大体积,以及卡片机过低的镜头变焦倍数的用户们来说,带上一款长焦相机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焦段上能够同时涵盖广角和长焦,而且这类相机的体积往往只比卡片机略大一点,部分型号甚至能媲美卡片机的纤薄身段。在2011年,随着长焦相机继续增加了更多实用的功能。虽然低价位入门单反相机和专业卡片机仍然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但长焦相机的市场依然非常稳定――想想看,在出行前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型号,一定会让旅行有更多的快乐。

“有益”的长焦产品路线分化

长焦相机一路走来,产品打造的理念与在行业中的地位都一直都在变化,从最开始设计成类单反的造型,并采用了相似了布局和操作方式,尽可能为用户模拟专业单反的使用体验;逐渐到控制体型,希望在保证准专业拍摄效果的同时,在便携性方面进行加强。相应的,长焦相机的市场地位也是有所起伏的,早期的专业定位在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普及的大潮下显得并不符合市场,最近一两年,长焦相机经过了改革和再设计,又成为家庭用户重点考虑的产品类型。实实在在的“一镜走天下”,比数码单反相机能更加便捷、简单、实惠地满足家庭用户的需要。

正是基于不同时期产品打造理念的变迁,现在的长焦相机已经稳定地分化为了两大阵营,其一是类似单反的超长焦相机,这类相机的外观打造和操作方式都侧重专业,往往具备宽阔的手柄、大炮式的镜头以及全手动模式等特征;另一类则是长焦卡片机,在传统卡片机轻薄的机身上,提供多倍数的光学变焦能力,不一定追求数十倍的超大变焦,但7倍、12倍等倍率在卡片机上已经出现得越来越多。

在不少产品领域,路线分化会带来行业发展失去方向、不能把所有技术和理念集中到一起,也会影响消费人群的选择。但在长焦相机市场,产品分成超长焦类单反和长焦卡片机两大类却是“有益”的,它让长焦相机整体的定位更加;隹确,用户细分更加成熟:超长焦类单反适合对变焦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同时喜欢获得单反相机的操作感受,一步一步学习成长的摄影爱好者;长焦卡片机则适合范围更大的普通家庭用户,这类人群会要求相机简单易用、携带方便,在此基础上能拥有不错的长焦,可算是“意外的收获”。两条路线不仅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用户需求。

新功能为家庭拍摄带来便利

如今的长焦相机新款在功能上,重要的并不仅是新款又有了多少倍的光学变焦能力,能够“等效35mm相机”到多么长的焦段,而在于大变焦之后的实用性以及不少全新的功能。在2011年的新品当中,GPS、全景扫描、创意滤镜、HDR模式等纷纷出现,它们有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拍摄的成功率,让家庭拍摄更为轻松有趣。例如HDR功能,在逆光等光线状况不佳的状况下仍然保证细节的准确记录和整体的画面效果,让我们的拍摄成功率更高。

有的则是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更大的乐趣,比如用全景扫描来组合出一张比例夸张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宽全景画面,或者通过数字滤镜功能,直接在机内生成原本需要后期制作才能实现的效果。另外,还有记录下照片拍摄的位置的GPS定位功能,让我们知道旅行中照片的出处。这些此前已经在其他类别的相机中出现的卖点,在长焦相机上的运用似乎更有实际意义,它们让相机有更大的玩转空间,也提升了相机的可玩性,也让我们的出行拍摄变得更有意思。

TIPS

长焦拍摄小技巧

长焦端的拍摄不简单,并不是把镜头拉近就一定能完成“打鸟”、“打望”的工作,还需要在操作方面有相应的考虑,下面就提供一些拍摄技巧供大家参考。

1 在长焦端拍摄,相机对抖动极为敏感,为了保证画面稳定,相机具备专业的光学防抖是必须的,拍摄时也需要注意稳定持机,三脚架当然是最稳妥的方式。

2 长焦端拍摄远景受天气影响非常明显,拍摄出来的画面发白发灰、对比度不强等情况会很常见,如果天气不是特别好,可通过相机的“鲜艳色彩”拍摄模式。类单反的长焦相机可以加装CPL、UV、遮光罩等来辅助拍摄。

3 拍摄运动中的远处物体,快门速度非常重要,不妨采用快门优先模式(或者有运动相关的智能场景模式),同时感光度尽可能不要设置太高,否则噪点会非常突出。

4 虽然超长焦让拍摄取景更加方便,但中焦段成像效果必然比长焦端出色,有时候“变焦靠走”还是需要的。

上一篇:以美国乡村之名回归自然 下一篇:无处不在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