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闲暇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

时间:2022-10-03 10:11:50

浅议闲暇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青少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闲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高。开展闲暇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大价值: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自由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整合。

关键词:闲暇教育;青少年成长;价值分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逐渐从繁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可用于自我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这时,人们希望利用闲暇时间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闲暇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青少年来讲,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业负担相对减轻以及节假日增多使他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进行闲暇教育刻不容缓。那究竟什么是闲暇教育,闲暇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又有什么价值,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闲暇和闲暇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闲暇

关于闲暇的概念界定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1.闲暇即闲暇时间,指按照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多种需要的时间;2.闲暇是一种活动或心态,指个人自由支配的活动或心境[1]。因此,个人在无需完成外界规定的任务时完全由自我支配的时间叫做闲暇时间,而个人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自由活动叫做闲暇活动。闲暇的本质是自由自主。在闲暇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依随当时的内心感受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活动。

(二)闲暇教育

对现代意义上的闲暇教育,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闲暇教育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2]青少年的闲暇时间是指除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任务之外的,完全属于青少年个人支配的空闲时间。笔者认为,闲暇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旨在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闲暇观,提高人们合理有效地支配闲暇的能力和技巧,提高人们休闲活动的水平和质量,闲暇教育应该当成一种理念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去。青少年的闲暇教育是一种更加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要的教育,最大的特色在与培养青少年利用自有的时间的能力,促使青少年积极地参与和创造健康的闲暇活动。

二、闲暇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分析

(一)闲暇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闲暇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出了“藏息相辅”的教育思想,主张把敬德修业和休闲游乐结合起来。现代教学论认为,青少年的学习既要有正规的有组织的、有计划地传授知识、技能与行为习惯的正规学习,也要有通过非正规方式和途径、在生活环境中的进行潜在的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对青少年在增加知识信息,学习社会技能,获取人际交往方面发挥着正规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隐性角度实质上大多是在青少年的闲暇活动中进行的。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社会化的大背景下,青少年需要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青少年通过安排建康有益的闲暇活动,特别是一些能提升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的活动,锻炼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生活的质量和乐趣。所以,闲暇生活既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和途径。

(二)闲暇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自由发展

学校教育具有他人导向性,在节奏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青少年的活动将服从于社会角色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绝大部分活动都已规范化、程式化,这是青少年系统掌握知识的必要,但在青少年个性自由发展上有可能陷入片面。因此,我们要保证青少年有充分自由的时间。只有当青少年受束缚的、单调的、被动的活动减少,由被制约转向自主性时,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青少年可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自身成长。闲暇教育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方式,让青少年在自由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有选择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能从事创造性活动,开拓智慧和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闲暇教育为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创设了条件,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闲暇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学通常认为,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闲暇教育对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功能,除了具有促进青少年个体个性化功能之外,还表现为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开展闲暇教育可以根据青少年闲暇活动的特点和出现的偏差,凋适教育管理方式和对策,帮助他们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由于闲暇本身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态度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提供一种合适的教育方式,促使青少年通过体验和选择渐渐适应社会化并学会闲暇。闲暇教育的实施可以很好地解决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并且闲暇社会化应首先是学习如何成为具有个性的闲暇者。由于闲暇教育实施开放式教育,应该让青少年接触社会,投入实践,开阔眼界。如开展丰富多样而又洋溢着健康情趣的闲暇活动,进行艺术感受、鉴赏和创作,以及各种积极的健康的活动,从而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促进其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完成和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四)闲暇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整合

闲暇教育是学校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首先,闲暇教育沟通了正式课程教学和非正式课程教学,促进课内外教学活动的统一,让青少年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具有个性、主观能动性得以增强。它使青少年在课堂中未解决或未发现的问题在课外有机会得以继续探索,使青少年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其次,闲暇教育对学校创设活动课程体系、开展创新教育大有裨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闲暇教育是智力活动的策源地,能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第三,闲暇教育的实施也促使教师更新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促使教师积极参与该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

总之,闲暇教育对当代青少年教的成长具有重大价值,对青少年进行闲暇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职责。

参考文献:

[1]裘指挥,宋晓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3(8).

[2]韦应虎.浅析我国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教法研究.2012(1).

上一篇:如何养成小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下一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错”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