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都曾爱过一弯月牙儿

时间:2022-10-03 09:28:17

青春都曾爱过一弯月牙儿

作家简介:

李愫生,原名李钢,著名情感专栏作家,文化策划人,资深媒体编辑。曾在《知音》《家庭》《读者》《青年文摘》《爱人》《女友》《深圳青年》《小说月刊》《国际日报》(美国)《侨报》(美国)《大华商报?作家文苑》(加拿大)《中华日报》(泰国)《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国内外数百家媒体发表作品,并被多家报刊转载。有部分作品被改编、搬上影视屏幕。

上中学时,我曾深深地喜欢过一名男生。他长得并没有多么帅气,学习也不是特别出色,月牙儿一样的眼睛笑起来就眯成了两条缝。他喜欢穿一件绿色的夹克,笑容灿烂而腼腆,总让我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这句诗。

我和他同届不同班。隔着我班教室的窗户,我可以看到他班教室的窗户。上课时,我老是走神,向外张望,希望透过窗户看见他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可是,这个小小的愿望从没实现过,除了窗户、屋檐和偶尔飞过的小鸟,什么也看不到。每当我看到他时,心里会涌出一阵喜悦;如果看不到他,心里总会有一丝失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他也会偷眼望我。我想,也许是我在校园大会上领奖的时候,也许是我坐在校园操场忧郁发呆的时候……

我们没有说过太多的话,偶尔在校园里遇见也只是擦肩而过,留给我的只有回味。更奇怪的是,每次周末回家和返校的路上,我们总会不期而遇。他骑着自行车风一般掠过我的身边,回头一个笑脸,从来不会等我。

我也没想过让他等我,能这样遇见,相视一笑,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后来,遇见的次数多了,我们之间有了一种奇怪的默契,话还是不多,却像老朋友一样。那时,我不懂这就是男女之间那懵懂的爱;只觉得青春像只纯洁的白色的鸟,飞得好快,抓也抓不住。

一次,在食堂打饭时遇见他。当时排队的人很多,我看到他挤在前面。他回头时看见我,问需不需要帮忙打饭。我脸红着说不用。旁边的死党都说我好傻,白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我心里却偷乐,觉得可以偷偷地多看他几眼。晚自习后,又在教室门口遇见他,他关心地对我说“睡个好觉,明天还要早起”。我心里乱乱的,却又觉得很甜蜜。那时,我们都忙着高考复习,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有时感觉很亲近,但似乎也没什么交往。

我们最亲近的一次,是在那年冬天晚自习后的一个星夜。稀疏的几颗寒星点缀在幽蓝的夜空,我从操场路过,恰好遇见他,我们就一起坐在操场上说话。寒冬的夜很冷,他问我冷不冷,我说不冷,他碰了一下我的手,我的手冰凉冰凉的。他犹豫了一下,说了句“我帮你暖暖手吧”。当时,我既紧张又害怕。我以为他会把我的手紧紧地攥在他的手里。没想到,他竟把我的双手夹在他的胳肢窝下,我们面对面地立在那儿。我虽然冲动地很想让他亲我一下,但当他也冲动地欲拥抱我时,由于害怕,我还是拒绝了他。

再遇见他时,他还是粲然地笑,只是少了一份默契。后来,看见他跟别的女生在一起说笑,我心里很难过,感觉他疏远了我。一定是因为我拒绝了他的拥抱,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高考越来越近,大家都在忙着复习,我也来不及思索这些事情了。也许是很少再出教室的原因,我很少再遇见他。偶尔遇见,也只是远远地扫上几眼,匆匆而过。

终于,我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

起程去大学报到那天,我看见汽车上坐着的很多都是我的同学和校友。我也看见了他。他微笑着向我示意。

他坐在汽车的后排,我坐在最前面。我很想和他坐在一起,想在奔赴大学之前和他说一些话,但又感到羞涩,抹不开面子,没有移步。巧的是,汽车后排的一位同学喊我过去聊天,我便装作兴高采烈的样子跑了过去。

我坐在他后面的一个座位上,没心思和同学说话,一直在悄悄地望着他。我故意说话时声音很大,好让他听到,我想引起他的注意。我看见他微微地回头,好像是在侧耳倾听,又好像是在回头偷望,又好像什么都不是。该下车了,我们什么都没说。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大学4年里,我也谈过恋爱,但再也没有那种心如鹿撞的忐忑感觉。他去了什么学校,后来又去了哪里,我一无所知,也打听不到。他切断了和所有中学同学的联系,好像是故意要和我隔绝。

我曾试图找过他,写了很多信,都石沉大海。有时候,我幻想,如果再让我遇见他,我一定很明确地告诉他,我喜欢他。

男人、女人,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去爱。所以,有些感情永远无法说出口。

如今,青春已经过去,只有遗憾,只能缅怀。

他微笑时弯弯的眼睛,像停留在青春窗口的一弯月牙儿,定格在我17岁的回忆里。

上一篇:只是凑巧 第17期 下一篇:中国的奢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