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境”与中国画

时间:2022-10-03 09:21:27

“无我之境”与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在数千年间代代传承,中无间断,她的面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画宗主地位的精神核心之一,就是“无我之境”观念。

“无我之境”是对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艺术意境的形容。它适用于绘画,而不局限于绘画中。李泽厚在他的著作《美的历程》①中解释,“无我之境”是一种状态,既是画家绘画时的状态,也是绘画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状态,它们是一致的。这种状态来自于画家纯客观的描写过程。“无我之境”就是一种物我两相忘,心神合一的状态。由过程到结果,由创作者到作品的客观,使绘画作品中包含的观念、含义和情感具有了多义性,不再单纯的指向某一具有目的性的主观思想,而是指向能够吻合画中客观指向的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事物。 “无我之境”从而变得很丰富,它并不确定,它是流动在画中的一种共通状态。它可以是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用清淡的皴法表现南方丘陵山水的冲和之美;也可以是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用浓重刚硬的笔法画出关陕地区巍巍高山的奇诡壮阔之美。他们的画风格内容各异,但是却意境相通。这些画作都表现出了一种意在笔先,不滞不凝的自然而然的“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在中国画中的体现在山水画,尤其是自宋元起的山水画中尤其显著。李成的画作《晴峦萧寺图》中,画面轴心的山峦分作三层,远处的山峰映衬巍峨壮丽的中景,而中景的奇峰又照应近处的矮丘。山间一股烟霞由远山处飘出,绕着中景的山峰一转,又从近景的山丘边缘随着流水沉了下去。你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出这么一座山,但它又确确实实是真实的北方山峦的模样。画中的山峰没有媚好、没有卖老,自自然然的展现出自然真诚的夏山模样,它真诚并且精神冲满。“无我之境”就像郭熙在《林泉高致》中 “画见其大意” ②的评价,是将心中体会到的事物本真画出来,而不是眼睛看到的真实。它更像在画“真理”。而它又不是有意为之能画出来的。画者本着客观地心态,去感受四时、南北、朝暮晨昏山水的不同而去刻画。

“无我之境”的源头在中华民族本身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之中。中国哲学中有关“无我之境”的哲学观念并不少见。“观念”一词原本是佛教语。在中国本土诞生并兴盛的佛教宗派――禅宗,六祖慧能与神秀上座有一场辩论。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③慧能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④二人辩论的焦点在于佛性的“空”还是“有”上。神秀主张佛性“无尘”,慧能主张佛性在“有无”之外。“无尘”的观点源自心中“有我”,有一个主观意识,“有我”才有有无观念,才有尘。“佛性常清净”是心中“无我”,没有主观意识,物我一切皆空,所以无我无尘。这就是“有我”还是“无我”的讨论,“有我”还是“无我”关系到学佛者的佛性。在道家思想中,“有我”与“无我”的讨论见于《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讲:“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⑤这个“丧我”就是指“无我”。“无我”思想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点。在徐复观的观点中,曾经直接结论庄子所代表的正是“忘我”“丧我”美学。

在具体的中国画中,如何画出“无我之境”,我暂且有三点思考:一,庄子始终认为,人要想真正解脱物理世界的困扰,跳出一切烦恼,去达到真正的逍遥,只有“忘我”。所以《庄子》一书从头至尾都有教人们如何“丧我”,这可以作为我们在画中国画时学习“无我之境”的重要参考。二,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⑥我认为张彦远所说的自然,与“无我之境”是相同的。在俞剑华的注本中,解释说张彦远所谓的自然不是自然主义的自然,而是“守其神,专其一”,这正是无我忘我的表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作一个反推?张氏对于画品由高至低做了一个“自然”――“神”――“妙”――“精”――“谨细”的排序。那么将这个顺序反过来,由易入难,是否可以成为一条学习“无我之境”的路。三,或许更为直接,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⑦“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⑧“以物观物”和直接“静中得之”,王国维的说法提出了要做到“无我之境”的明确的条件。以上三点都可以尝试。

我们所有的美术研究,我想都是指向未来的。不论研究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美术,都是为了未来。所有的学习都将用到未来的美术中去。

作者简介:

杨子婧,云南师范大学。

上一篇:退役的卫星去哪儿了 下一篇:浅论钢琴作品《浏阳河》――技巧、音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