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红花岗区秋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研究

时间:2022-10-03 08:50:33

遵义市红花岗区秋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研究

摘 要:为了探索遵义市红花岗区秋马铃薯肥料利用率数据,设置优化施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无肥区共5个处理,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施氮、磷、钾任一养分,都会明显影响到马铃薯产量性状,仅施任2种元素,与完全不施肥在收获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别,因此遵义市红花岗区秋马铃薯种植,必须氮、磷、钾三元素配合配方施用,否则肥效不明显,造成减产,浪费肥料;缺素区相对产量体现出试验地肥力水平为中等,与试验前预估一致;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49%、18.01%、36.22%。

关键词:秋马铃薯;优化施肥;肥料利用率

关于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的研究,有诸多报道 [1~4],但基本未涉及秋马铃薯。马铃薯秋作栽培的结薯期正值深秋、初冬季节,成为一季重要的蔬菜。秋马铃薯均使用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收获时薯块均不是很大,产量不是很高,施肥上有其特殊的要求,肥料用量较少。为更好地指导本地秋马铃薯科学施肥并提供相关参数,按照遵义市土肥站提供的试验方案于2015年,探索了在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遵义市红花岗区秋马铃薯生产中氮、磷、钾肥的利用率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金鼎镇银江村王登林责任田里实施,田块平整,通风透光好,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分布均匀,土壤为黄砂土,试验地海拔960 m。试验前采集试验地土壤化验,养分状况:有机质40.21 g/kg、全氮2.2 g/kg、碱解氮176 mg/kg、有效磷42.26 mg/kg、缓效钾174 mg/kg、速效钾124 mg/kg、pH值5.8。

1.2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黑美人(早熟品种),是当前遵义市红花岗区主要使用的秋马铃薯品种之一。

供试肥料:氮肥选用赤牌尿素(含N 46%),磷肥用遵义县后坝磷肥厂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 16%),钾肥选用进口硫酸钾(含K2O 50%),另外还用到有机肥“清粪水”(当地群众习惯将猪舍建在一坑池上,池里加入水,猪粪尿常年排在坑池中,与水一起自然发酵、溶混所形成的肥水混合液)。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5 m×4 m),重复间设走道。种植密度采用本地马铃薯丰产栽培所要求的俗迹各小区种植密度一致,具体为每小区栽植10行,每行16窝,合计每小区种植160窝,折算种植密度M(窝/667 m2)为5 336窝/667 m2。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优化施肥全肥区,即氮、磷、钾肥均要施用;处理2:优化施肥缺氮区,即不施氮肥,只施用磷、钾肥;处理3:优化施肥缺磷区,即不施磷肥,只施用氮、钾肥;处理4:优化施肥缺钾区,即不施钾肥,只施用氮、磷肥;处理5:无肥区,即氮、磷、钾肥均不施用。根据本地实际,预估目标产量为800 kg/667 m2,据此设计优化施肥全肥区肥料用量为尿素9 kg/667 m2、普钙15 kg/667 m2、硫酸钾12 kg/667 m2,折算纯量为N∶P2O5∶K2O=4.14∶2.40∶6.00。

尿素的40%作底肥、60%作追肥;磷肥全部用作底肥;钾肥的60%作底肥、40%作追肥。追肥时期掌握在齐苗期之后。

1.4 栽培管理

试验于2015年8月27日播种,同时在各个小区内施入相应的底肥。2015年9月20日,各处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施入相应的追肥,施后覆土。11月17日,全试验区进行测产验收。试验全过程中,除施肥外,其他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1.5 植株样品采集、分解、处理方法

①植株样品的采集 于马铃薯收获前1~2 d,在每个小区中,避开边行选取3 株长势均一、有代表性的样株,将茎与地面相平处用大剪刀或收割刀剪断,同时把块茎挖出,分不同器官(茎、叶、块茎)装入编织袋或大信封,立即带回实验室处理,如间隔时间较长,则应放在冰盒中保存带回。

②植株干、鲜质量测定 取回的植物样品要立即称量,记下地上部分鲜质量W1(kg),块茎鲜质量W2(kg),薯块需切成片,先杀青,放在烘箱中在105℃下烘30~60 min。杀青之后降温至65~75℃ 24 h后至恒重,称量地上部分烘干质量W3(kg),块茎烘干质量W4(kg)。将烘干样粉碎,过0.25~0.50 mm筛子后装入纸袋编号,待测茎叶中养分含量F1、块茎中养分含量F2。

③样品氮、磷、钾含量测定 测定前,把上述制备的装有粉碎过筛样品的纸袋,放入烘箱30~60 min,去除水分至恒重,然后用称量勺搅拌混匀称取一定量的粉碎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中进行测定,测定方法采用农业部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里所规定的相应方法[5]。

1.6 测产方法

①理论测产与相关计算 每个小区中,选取10窝典型样株,从茎基部剪断,完整收集茎、叶,混合后称地上部分总质量W5(kg),并将10窝马铃薯的块茎表面土壤清理干净,称块茎总质量W6(kg)。按下列各公式进行相应计算。

公式①:理论鲜块茎产量W7(kg/667 m2)=W6(kg)×M(窝/667 m2)/10(株);公式②:地上部分生物量W8(kg/667 m2,干质量)=(W5×W3/W1)×M/10;公式③:块茎生物量W9(kg/667 m2,干质量)=(W6×W4/W2)× M/10;公式④:形成100 kg块茎产量吸收养分量(kg)= [(W8×F1+W9×F2)×1 000]/(W7/100)。

②实收测产 采用人工锄挖全区收获,现场记录马铃薯收获块茎产量。

③块茎分级 将如上所取样品,数取块茎数和商品薯(大、中薯)数。块茎分大薯、中薯、小薯3级:大薯,单薯质量100 g以上;中薯,单薯质量50~

上一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探究 下一篇:虚拟现实与现代教育融合产生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