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感“大学忘记了什么”有感

时间:2022-10-03 07:28:22

读有感“大学忘记了什么”有感

【摘 要】大学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间有太多的变化,仔细思考这些变化,有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也有需要我们警惕其变化的,本文从阅读“大学忘记了什么”中谈谈自身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大学教育;大学任务;社会责任感;感悟

近几十年来,大学一直是被公认的关于发明和创造的源泉,人们认为有抱负的青年一代都应该进入到研究性大学中求学,并且社会有一种氛围在于把这种受教育的机会看待得无上荣耀。从近些年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和研究结合的模式下,让既有报复又有能力的学生与杰出的专家们面对面接触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发展、以及科研成果的积累的。家长们对好大学也有了公认,对孩子们进入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是看作一份未来美好前程的保证。

社会的变化,让大学也在发生变化,学生的组成、学生的社交生活、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教学方式的丰富化,等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化无处不在,有一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好的方面,有一些变化却值得每一个大学深思。例如大学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单纯来看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但是值得警惕的是课程内容的设计已经不围绕大众所认同的理念来设计了。除此以外,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大学,分数一直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分数本身来讲,应该是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一种教学反馈,是检验学生所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指标,但是目前来看,教授们给出的分数的性质在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源自于人们对分数的认知变化,不再把分数作为教学反馈,而作为一种能否进入更高学院学习的资格。

纪律制度一直以来也是学校围绕的话题,原本的学校中,纪律制度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帮助年轻一代成长,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纪律的初衷,而今纵观大学纪律制度,不难发现已经演变成了小小的法庭供不同意见的人辩论。大学中所开展的无论是体育竞技和文艺竞技都在或多或少地脱离锻炼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的这一初衷,很多人把竞技的结果看得比竞技的过程和在过程中接收到的锻炼与熏陶更重要,甚至把进入某个校级团队和获得比赛奖励作为进入更好境地的通行证当成游说自己的唯一理由。

教育学生是大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各种表现,有很多大学忘却了这一任务。在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中,大学确实很成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成功在不断提升。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我们的任务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与传递,我们是社会化的专业化场所,要让十几岁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步走进二十几岁,让他们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合格的社会人不仅在于他们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掌握,还在于他们对自我的了解,对自身发展的规划,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让自己更加的成熟,社会性的烙印更加深刻。

学术的追求和学生的教育二者绝对不能偏颇,不能厚此薄彼,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大学的领导者们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在对学校的发展和规划中我们把知识的探索、学校的品牌、世界问题和成功成才等作为在大学教师和学生中的理念引导,而鲜有领导者把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善良、合作、同情心等作为理念引导的关键词,越出名的大学越注重学校经费市场上、教师和学生层面上的竞争力。

我自身在大学学生工作中的经历也让我发现,我们对情绪有问题的学生的高度关注成了学生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者不仅源自于我们对即将发生事件的预见性,也源自于问题本身的影响下,在这种高度关注下,我们忽略了其他的方面。我们因少部分学生而忽略的大部分学生,大多数的学生需要的确实不是心理咨询相关的指导,而是需要在他们这个年纪想要的奋斗方向和生活预期,就是老师指明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对心理状态没有出现问题的学生绝大部分时刻采取的都是“无为而治”的状态,凭借学生自身的理解来慢慢的成长,这样的方式利与弊并存,学生的自主能力确实能受到相应的锻炼,但是也会对学生自我肯定有一定的挫伤。这种挫伤来源于大学和初高中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与引导,他们会发现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带领他们进入大学学府的那种勤勉的精神和良好的策略不足以将他们带领到更有意义的成人世界。

多明戈斯曾对通识教育有这样的解释: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到的内容忘记后,最后还剩下的东西。起初接触这句话时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这样震撼的话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当今大学生所接受教育的思考。回想自己作为学生的时代,老师所传授给我的知识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记忆浅薄了,当再次翻阅当初课堂的笔记本时难免小小的激动与震撼,激动于当初居然对类似的知识有所接触,震撼于自己还能在当时的课堂之上有比较独到的见解和论述。回忆我们的学生时代,更容易记住的不是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而是给予我们内容传授和观念引导的优秀老师。所以老师在知识传授以外对学生的引导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

18岁到22岁是一个人人生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和特殊阶段。成年之后我们离开家庭,用刚成年的思维开始独立思考问题。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和重要在于它是培养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阶段,因为我们的成年让我们远离了父母,需要自我负责,为社会负责。所以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忽视的就是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忽略了社会责任感,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成了我们最害怕见到的“有才无德”型,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教育的悲哀。

作者简介:唐子涵(1988-),女,籍贯:四川绵阳,职称: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音乐鉴赏。

参考文献:

[1]哈瑞.⒁姿梗侯定凯等译,《失去灵魂的卓越》[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上一篇:我们总是突然长大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