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2022-10-03 07:11:34

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丹红注射液是主要含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能。其中丹参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药性苦、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红花在《新修本草》中记载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其药性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主要功效。丹红注射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就丹红注射液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5-0152-02

丹红注射液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茶酚等。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对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抑制动脉斑块的形成;增加梗死区及其周围半暗带血液供应,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对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改善作用。

脑血管疾病俗称脑中风。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者可见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人类残疾甚或死亡的主要病因。根据国外相关资料统计,脑血管疾病中以缺血性为多见,其中脑梗死占59.2%~85.0%。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脑梗死

郭锐等[1]通过研究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丹红注射液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血清MMP-9水平。推测降低血清MMP-9水平可能是丹红注射液发挥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张建斌等[2]通过对 86例急性脑梗死病患者进行脑循环动力学观察,治疗组为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各20 mL加入生理盐水 250 mL中,ivgtt,qd,治疗14 d。结果发现,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丹红注射液组患者病灶一侧CVDI中,脑血流量(Q)及血流速度(V)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血管阻力(R)、弹性及临界压力(CP)经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王立田等[3]将6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成30例对照组及30例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706代血浆及调控血压、控制脑水肿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结果发现,14 d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NIHSS评分及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丹红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对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成祥林等[4]将脑梗死患者91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为丹红组,选择67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治疗前丹红组的屏气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丹红组的屏气指数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仍较低。丹红注射液可以增加脑梗死患者的屏气指数,改善脑血管反应性, 阻止梗死进展。姚建华等[5]将0.9%生理盐水250 mL内加丹红注射液40 mL每日静滴1次,2周后分别检测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抗体水平,结果发现,治疗前后血清含量有显著变化。说明丹红注射液从抗氧化、抗炎症反应的角度,对急性脑梗死的多靶点治疗起重要作用。李文娟等[6]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L)和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 6 mL),14 d后观察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结果,2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日血清Hcy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丹红注射液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戴正亮等[7]将13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滴,对照组68例给予灯盏花素5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随访6个月,观察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TIA发作控制率较对照组 TIA 发作控制率高;随访6个月评价长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伊红丽等[10]通过灯盏花素粉针与丹红注射液的疗效比较,结果发现应用丹红注射液的总有效率高于灯盏花素粉针。说明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金健中[11]将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以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常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说明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李雅[12]对5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qd,ivgtt,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经两个疗程的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痊愈25例(48.08%),显效17例(32.69%),好转7例(13.46%),无效3例(5.80%),总有效率为94.23%。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起效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曹柱等[13]将240例VBI患者平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分别监测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液流变学、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指标。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88.33%,对照组为54.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相信丹红注射液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郭锐,赵高峰,封臻,等.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MMP-9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4):17-19.

[2] 张建斌,张丽玲,王素芳,等.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4-16.

[3] 王立田,张微微,黄勇华,等. 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J]. 中医杂志,2008,49(6):538.

[4] 成祥林,赵成三,吴迪.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09,30(6):668-669.

[5] 姚建华,宋春伶,杨鑫,等.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多靶点药物机理研究[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2):71-73.

[6] 李文娟,谢霞,黄文琦,等. 脑梗死患者丹红注射液治疗后血清Hcy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13(1):26-28.

[7] 戴正亮,包建福. 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1882-1883.

[8] 李向平,李电明,王焕. 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336-338.

[9] 姚灵枝. 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29.

[10] 伊红丽,张维文,杜志刚,等.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8,48(37):49-50.

[11] 金健中.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2):838-839.

[12] 李雅.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11,(18):170-171.

[13] 曹柱,吴立宽,林晰敏,等.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191-192.

(收稿日期:2014-05-20)

上一篇:论中职烹饪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糖尿病肾病的足细胞表型转化及其干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