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对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03 07:07:59

班主任工作中对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一、实施生命教育的首要一步:重在理念

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作为学校教育中与学生朝夕相处、最为密切的伙伴,更要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创造更多引导学生获得生命体验的机会。因此,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生命教育素养,形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是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提保证。我执教的是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期的明显变化过程中,是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健康的人格发展、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我校的教育理念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注,只有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收获成功的教育。

二、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一步:贵在实践

生命教育只有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活动中去,让学生真正有了理解,有了感动,有了体悟,才能融入他们的生命之中,成为他们的人生故事。正如杜威所说:“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因此,班主任工作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各种形象生动的活动中抓住机会,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渗透生命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增加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提高珍惜生命的觉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实践一:修习生命,领悟生命价值。国学教育是我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最佳的途径和方法,七年级主要是侧重对《弟子规》的系统学习,通过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等,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是体现生命价值的第一要素。八年级则是侧重对《论语》的赏析,灰色的孔子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就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使学生实现道德品性和情感智慧的升华。因此,每每接手新班我便会将“诵读国学经典,领悟生命内涵”的活动寓于每天的班级生活中。每天早上我会安排专门负责的学生打开电脑播放一些富含哲理的国学故事和图片,让学生在步入教室的第一步就开始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洗礼;每周我会专门安排一个早自习的时间进行国学诵读的活动,由每个学生轮流主持讲解,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灵;每月我还会在班上推行一次快乐国学体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编排国学短剧,让学生在扮演角色中重温国学的魅力、领悟做人的道理;每学期我还会邀请语文老师为学生们上一节特殊的语文课――国学大讲堂,更深入地带领学生品味国学的真谛,修身养性。

实践二:感恩生命,明确生命意义。感恩教育是我的生命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每当进入八年级时我都会利用不同的主题班会形式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因为八年级学生正值青春期阶段,容易出现一些偏执的心理问题和较大的情绪波动,而且八年级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于是,我总会在八年级下学期分别召开三次不同的主题班会将感恩教育进行到底……

第一次:一般是在开学初期召开“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在班委会的筹划和组织下,先由全体学生每人推选一人,并写明推选原因和理由。接着在所有推选人中进行统计选出支持率比较突出的几位同学,将他们的故事和事迹整理好,在主题班会上进行颁奖。

第二次:一般是在学期中间阶段,借“母亲节”这个最佳的实施感恩教育的契机,开展“对话亲情”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上我会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在温馨、祥和的氛围下升华对亲情的感怀。从追忆童年开始,回顾14年来父母养育之恩的点点滴滴;再和爸爸妈妈来一场“默契大考验”,比如: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父母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父母有什么爱好?父亲节和母亲节分别是哪天?孩子最喜欢的偶像是谁?孩子最厌烦家长经常唠叨哪句口头禅?跟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是谁?等等,让孩子和家长为一组同时作答,考验彼此的默契程度,从而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后就是点睛之笔――“对话亲情”,亲子相互交换写给对方的信,细细地读,感受爱的关怀。

第三次:一般是安排在学期中后期,再为感恩教育加上一剂催化剂,召开一次特别的主题班会“感谢学校物业的叔叔阿姨”。如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意识。校园中的物业人员作为学校的非主体部分,他们的劳动和付出,更容易被学生忽视,甚至是不屑。为了将“感恩”诠释得更加深入和透彻,我会把校园中的物业叔叔和阿姨们邀请到班里,让学生对他们的劳动投去更多的目光,让学生对他们的付出给予应有的尊重。

三、实施生命教育的根本一步:源于爱心

“师爱”,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感情流注,似春雨之润,无偏无蔽;似阳光之播撒,均匀流布。不使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田因得不到它的滋润沐浴而干涸黯淡,如涸辙之鲋,教育者只有首先施加情意绵绵的师爱――信任和宽容,惊叹和鼓励,期待和发现,启发和引导,教育才会变得巧而有效。也只有源于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浓浓爱心,才能实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生命教育实践的坚持不懈。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相对会比较偏爱班里的后进生和贫困生,因为这些学生与条件更优越的同学相比,由于差异较大,容易产生不被接纳的感觉,他们常常感到孤独、自卑和压抑。所以,如何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我实施生命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贫困生,我时常从生活上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接纳,以平常的心态面对现实,并采取积极的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于后进生,我认为应做到走上前、弯下腰、多了解,因为深入了解、深刻分析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同时后进生大多数的问题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存在难题,而且容易出现反复,因此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帮他们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多给他们鼓励,而不是太多的批评,让他们有信心并且有动力迎头赶上,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做好班主任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还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更深入的实践和研究。总之,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寻求有效措施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做个乐观、向上而富于进取心的幸福中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

上一篇:过敏所导致的夏日2大危险 下一篇:微笑式教学,温润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