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成长

时间:2022-10-03 07:04:24

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成长

10月8日 星期二

长假过后第一天。早上,桑同学进教室的时候,已经来了很多孩子了。他笑嘻嘻进来,大声嚷嚷着说:“好累啊!”教室在四楼,估计他一路的楼梯都是冲上来的。

我把食指竖在唇边,对着他:“嘘――”

他抬头看了看黑板上我天天写的一行字“安静阅读哦!”马上答道:“噢,现在是看书时间。”第一个字“噢”字,跟最后一个“间”字,相差的音量大约有几十分贝。我忍不住偷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轻轻拿出自己带的书,开始安静看书。

――如果我对着他大声呵斥:“不准大声说话!”他会这么轻易偃旗息鼓吗?他会这么心平气和安静看书吗?真心觉得,孩子有时候的不佳表现,其实跟教师的言行息息相关。

10月9日 星期三

中午,自习课结束,带孩子们去餐厅用餐。

台风“菲特”真厉害,常走的路要经过下沉式广场,可是下沉式广场已经成为一片。我把孩子们往回带,走另外一条路去餐厅。

桑是排头,他有些不乐意换道,说:“走那条路又没关系的啊!”

我耐心地排解他的不乐意:“走那条路,小朋友的鞋子都会湿透的。鞋子湿了,穿在脚上,人会生病的。”

他嗤之以鼻:“生病有什么不好?生病可以不用来上学,可以留在家里。”我大大受伤,居然生病留在家里比来上学更有吸引力?

我回答:“你如果生病不来上学,我会想念你的啊!”

他更加淡定地回答我:“你想念我那是你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没关系”也是他的口头禅之一。

这么淡定,这么智慧,我气极反笑,伸手扭了扭他饱满的脸颊。――当然没用力。我跟他经常这么闹着玩,每次他必定会还击我。

他看看我,他知道我是在跟他闹着玩,所以一点也不生气。换作以往,他早就还手了――也会来掐我的脸。但是今天,他居然很善意地看看我,一声不吭,也不还击了。在他的双眼里,我看到了淡定后面的动容。

10月12日 星期六

因为国庆假期调休,所以今天依然是工作日。幸好,学校里安排了秋游。秋游的地点,是非常著名的景点――沙家浜,就在我的家乡常熟。故地重游,带了一帮小不点,真是全然不同的感觉呢。秋阳正好,我和孩子们的心情都十分愉悦。我要求过孩子不要带数码产品――除了照相机,不想他们将视线停留在数码产品上,很想他们好好地欣赏广袤的世界。

我带着孩子们沿着小河边走,桑突然兴奋地大叫:“你们看哪!水面上有金色的阳光一闪一闪哎!”我忍俊不禁,说:“桑,这就叫‘波光粼粼’哦!”他重复了一遍,兴高采烈。

可是,他也有非常困惑的时候。

在草坪上休息过后,继续行走。他走到我身边,很认真地发问:“老师,如果学生在公园里捡到钱怎么办?”我有些讶然,他何出此言呢?但还是认真回答:“交给老师啊!”“那老师收到钱怎么办?”他继续追问。

我不敢小觑他,答:“老师交给学校德育处的老师啊!”

“那德育处的老师收到钱怎么办?”他刨根问底。

我飞快地想了想,答:“德育处的老师会把老师们收到的小朋友捡到的钱整理好,然后,每年在给贫困儿童活动捐款的时候,把这笔钱也放在其中一块儿捐出去。”

显然他对我这个回答很满意。但是他告诉我:“我刚才在草坪上捡到了一元钱。但是我不知道交给老师后,老师会怎么处理,所以我想了想就还是扔在草坪上。”

我怔了怔,检讨自己:为什么平时不跟孩子们谈论这个话题呢?为什么就以为孩子们会“不假思索”去执行“捡到钱交给老师”呢?为什么没想到孩子私心里也会质疑“捡到钱交给老师”后的结果呢?

看着淘气的桑此刻无比纯净的双眼,我内心有些羞愧。

我对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不是自己的钱不拿。”顿了顿,我补充道:“其实你可以把钱交给老师的。”

他马上蹦出一句口头禅:“又没关系的!那就让别人捡去好啦!”

我有些软弱地对抗他的“没关系”,说:“或许那张纸币没人看到,那多糟糕呢!”他表情有些复杂地看了我一眼,很忍耐地没用他一贯的口头禅对付我。

我没有规定孩子可以带多少零花钱。我觉得,家长会量力而行,按照各自的消费观念给孩子零花钱,教师不必管得过多。

桑喜滋滋地告诉我,妈妈给了他50元。他准备用来全买玩具,不买任何吃的。看着他,我突然觉得不规定带多少零花钱是对的。孩子离开父母的出游一般也就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在这样难得的机会给自己买个旅游纪念品,或许会成为孩子很多年里的回忆:这是我三年级秋游沙家浜时候买的玩具……

桑给自己买了一个非常威武的机器人,大概15元。

我问他:“你会给弟弟买礼物吗?”他弟弟读幼儿园。他一口拒绝,说:“不买。”可是转念之间,马上回答我:“不对,我得给弟弟买礼物。因为,如果我把这个机器人带回家,弟弟看见了一定要抢去玩,而我一定会不肯给弟弟玩,那么妈妈一定会生气,一定会批评我。那我还不如给弟弟买一样玩具好了。”说着说着,他自己笑起来:“我买了玩具给弟弟后,我这个做哥哥的一定会教育弟弟,多玩玩具是不好的。那么,弟弟就不会经常去玩那个玩具了。可是,买了玩具不玩又是浪费,所以还是我这个哥哥来替弟弟玩玩具吧!”他一边罗列他的打算,一边自己笑得东倒西歪。听得我心里直惊叹:天呢!这孩子的智商真的很高啊!

因为决定要给弟弟买玩具,所以他开始缠我:“老师,什么时候你同意我再去买东西?”

我答:“等会儿我们经过商业街的时候我同意你去买。”

他不放心地问我:“那你们呢?你和同学们呢?”因为那天沙家浜有很多学校的学生在秋游,他大概怕人太多,我有可能把他给弄丢。――我实在是很佩服他的警惕性。

我答:“我会带着同学们在店门口等你。你快点就可以了。”

他高兴得不行,想了想,又说:“老师,那我给你一个建议好了!你不用和同学们等我一个人,你可以让想买东西的人也再去买,你在店门口等大家。”我笑纳他的建议。在一个旅游纪念品店门口,我让想买东西的同学可以再去看看。我和其他不想买东西的同学等在店门口。这样,我就可以兼顾彼此了。

一会儿,去礼品店的孩子们陆续归队。我跟桑说:“你看,今天你给老师一个建议。老师觉得你的建议很有道理,所以我就接纳你的建议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平时老师给你那么多建议,你好像不肯接纳的时候比较多啊!尤其是,只要你作业没完成,你总是不管接下来上什么课,你就是不停止手里的作业。这多影响你听课啊!你会学不到新知识的。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就是没接纳老师给你的建议。你看,老师觉得只要对方提的建议合理,哪怕是小朋友提的建议,我都会接纳。那你呢?以后能不能更多接纳老师的建议呢?”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扭扭捏捏丢给我五个字:“我知道了啦!”然后快速从我身边走开!

10月14日 星期一

数学课后去教室发批改好的家庭作业,部分孩子需要订正。

见雨同学(化名)正按数学老师要求,趴在讲台上写数学作业,老师寸步不离盯着他写作业。

桑同学的座位在教室门口,我顺便看了看他在干什么。他在写语文作业。我问:“桑,你数学作业已经写好了吗?”他用一贯的不以为然的腔调回答我:“当然!不然我怎么会写语文作业呢!”我一贯不计较他的不以为然,笑笑:“真好。这么会管理自己作业了。”

他一边写作业,一边跟我聊天,说:“现在是雨一直被老师拉到讲台上写作业,一、二年级时候经常被老师拉到讲台上写作业的人一直是我啊!”

他一、二年级时候鼎鼎有名,是办公室常客。进入三年级一个半月,我还没有因为教训他而请他来办公室呢。

我微笑,坐在他对面空着的一张小椅子上,说:“那是因为进入三年级的你,经常在看书。书籍会慢慢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合适的。可惜雨看书没有你多,所以不够懂事。他现在也慢慢看书了,或许过一阵子他也会管理自己了。”

桑能够发现自己跟雨的区别,也能够发现自己跟过去的区别,这是少有的自省力。我愿意在这个时候,稍稍给他一点点引导:书籍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10月18日 星期五

放学的时候,我带孩子们下楼。

楼梯口,桑同学停下来把拉杆书包的杆压缩回去,把大大的书包背起来。他这个排头这么一停,后面的队伍就全停下来了。大家忍不住催他。催急了,桑同学就生气了,对着大家就发脾气了。

我赶紧发表意见:“我们等一等桑同学,等他收拾好书包。大家别急,别互相挤着往下走,楼梯上容易摔倒。”

然后我轻轻跟桑说:“你又不是属老虎,怎么成天发老虎脾气呢!要不,以后我就叫你‘谢老虎’吧!”他姓谢。

孩子们哈哈笑。桑也大笑,一边笑一边“反击”我:“老师你成天给人取外号,那以后就叫你‘沈外号’吧!”这孩子的反应不是一般的快。我忍不住大笑,摸摸他的大脑门。他得意洋洋地晃着他的大脑袋,开心地笑。

遇到这样一贯我行我素的孩子,如果教师过于想“收服”他,可能过程里师生都无比辛苦,结果也未必让人满意。教育的意义其实就在于陪伴性格千姿百态的孩子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成长,教师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孩子都成长得一模一样。很多时候,教师可以不用去“战胜”孩子、“赢过”孩子,而在那些“不战胜”“没赢过”的背后,或许教育才真正彰显了积极的意义与力量。

上一篇:文化根若死,老有何所依? 下一篇:兴趣: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