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2.5)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03 06:09:07

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2.5)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摘 要: 改性沥青用于道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具有平整、粗糙、坚实、耐久、抗裂、抗冻和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性能,是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最为理想的材料。文中主要对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2.5)上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面层, 接缝处理

1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拌合厂采用拌合机拌制。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制。每天拌料前对拌合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设备仪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校核,保证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2)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封存储。3)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70℃~180℃,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4)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5)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6)拌合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7)拌和好的热沥青混合料不能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中储存。

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3)混合液。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少于0.5h时,也可不加覆盖。

2)车辆的运输能力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相匹配,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少于3辆,使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地进行铺筑。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停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3)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合质量。不符合规定温度要求,或已经结块、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摊铺在道路上。

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表面层采用滑移式基准梁法进行摊铺,保证路面平整度。

1)下承层的检查与准备。摊铺上面层前,下承层应干净、无污染,路缘石内侧壁、水泥混凝土桥表面应涂刷或喷撒粘层沥青。

2)摊铺机就位前后安装滑移动式基准梁。基准梁安装在摊铺机指定部位,将滑板用1∶3油水混合液擦抹,使其与沥青路面接触面保持洁净、光滑、不粘为宜,前端的滑板在中面层上,后部的滑板先放在已铺完的罩面层上,以后便放在新铺的罩面层上,摊铺机两侧各一个自动找平传感器,放在基准梁桁架的指定位置,主要作用是提高罩面层的平整度。

3)摊铺机调试完毕后,应先预热20min~30min,保证熨平板的温度在100℃以上,调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垫木块,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并调整好熨平板仰角。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厚度选用。当施工温度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摊铺时,应采取必要的保证措施。

5)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或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确定。

6)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合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按下式确定,并应符合2m/min~6m/min的要求。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小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烫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1)

式中:V―――摊铺机摊铺速度,m/min;

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t/m3;

Q―――拌合机产量,t/h;

W―――摊铺宽度,m;

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cm;

C―――效率系数。根据材料供应、运输能力等配套情况确定,宜为0.6~0.8。

4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沥青混合料采用半幅全宽一次碾压成型的方法。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配备压实机具,选择压实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遍数等。

2)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碾压应慢速、均匀进行,一般符合表1的规定。

3)初压。主要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实践证明,采用高温紧跟碾压能收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初压采用静压,碾压两遍。碾压顺序是压路机由低侧向高侧碾压,后轮应重叠1/2轮宽。碾压应将驱动轮向着摊铺机方向,以减少混合料的位移或壅包。

4)复压。主要解决密实度问题。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10℃时压实效果较好,并应紧跟初压之后进行。复压采用两台轮胎压路机碾压,轮胎气压应不小于0.7MPa,后轮应重叠1/2轮迹宽。复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复压遍数由试验段提供,一般为2遍~4遍,复压速度也应由试验路段提供,一般可采用4km/h。

5)终压。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轮迹,改善铺筑层的平整度,碾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应在90℃以上。终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一般不用振动,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一般为2遍~3遍;终压速度可采用4km/h~5km/h,也应由试验路段提供数据。

终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碾压终了温度不应低于90℃。

5 接缝的处理

1)在沥青混合料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2)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将其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在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cm~10cm,摊铺后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除。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cm~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入已压实路面10cm~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3)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各层均采用斜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 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4)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m~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

5)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cm~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6 结语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Superpave12.5)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造价高、协调面广的工程。全机械化施工和成熟的施工工艺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同时还必须要有严密的工序组织、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从施工的各环节着手,对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拌制、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方面层层把关,严格管理,只有把这几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的路面。

上一篇:基于暖通空调自控设计的配合问题分析 下一篇: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