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时间:2022-10-03 05:53:47

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发展飞速而心理发展平缓的时期,若身心发展不能平衡,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以致出现“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等惨痛事件。班主任作为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要明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责任心完成本职工作,用爱心陪伴孩子成长,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全面了解学生,缓解学业压力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级是一个整体,在工作中,既要注意整体环境氛围,也不可忽视每一学生个体。初三学习任务紧张,压力增强,学生容易出现心理起伏。刚进入初三的学生精神还兴奋不起来,或者是知道了时间紧张却还没找到方法自我调节,这时教师就要细致观察、多了解、多关心、多谈话,适时引导,同时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校共育,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调节精神压力的同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初三也是厉兵秣马阶段,学习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于是人人争分夺秒,怕的是贻误终身。繁重的课业负担不仅让他们“身”累,更让他们“心”累,此时,便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怀有“重负感”、厌恶感。

教会学生用正面心态应对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交给学生一些小技巧,鼓励学生学会一些“酸葡萄”策略和“甜柠檬”策略消除负面情绪,为自己合理目标,经常性的鼓励学生“没问题,你能行,你很棒”,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加强学生的自我欣赏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了其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也磨炼了意志和耐力。

二、塑造理想形象,调动积极情绪

初中W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心中有对教师的标准和理想形象。对于符合“理想形象”的教师,无条件喜爱、信任,反之,对不符合心中标准的教师则百般拒绝、抵抗。“理想教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必要前提,是一种无形的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是教师品德、学识及能力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班主任要塑造理想形象,平等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能根据成绩、言行的好坏就给学生戴上“好”与“差”的帽子,然后区别对待。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班级是一个集体,尽管在开展集体教育活动时会碰见各种问题,但每个学生的问题症结、脾气个性、品德状况都不尽相同,不能一刀切。只有查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完成教育转化工作。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要继续严格要求,帮助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而对待后进生也要不抛弃不放弃,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其帮助和教育,更要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要注重因材施教,今天搞一个活动、明天搞一个表演,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真正的道德教育都是在细节当中的,这些细节都在影响学生。不能以统一的学习成绩或道德标准来制定单一高度的目标。合理激励,调动积极情绪,肯定的、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愉快、满意、喜爱、轻快、兴奋等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消极情绪,例如厌烦、悲哀、恐惧、不满意等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地进行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塑造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培养坚定意志,提高抗挫能力

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就会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有正确的三观,就能对人生产生正确的认识,遇事就会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就能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他们的逆反心理开设挫折教育讲座,因为挫折也有积极的一面。如:1. 提高认识水平。“吃一堑,长一智”,挫折是一所学校,能使个体学到很多东西。正如拜伦所说的,“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2. 增强人体情绪反应的力量,激发斗志。所谓愈挫愈奋、屡败屡战就是这个意思。贝多芬在遭到耳聋和失恋的重大挫折之后,更激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3. 增强个体的挫折容忍力。没有受过挫折的人往往脆弱,历尽挫折的人往往坚韧。提高挫折容忍力的最佳办法就是实实在在地经受一些挫折。

加强人格教育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的养成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修炼,肩负起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和引导责任,师生之间要互相信赖、充分理解。要帮助学生正视自我,热爱学习,信守道德标准,情绪积极稳定,从而促进人格结构的完整。

上一篇: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 下一篇:培养自信心 促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