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普京的肩膀说话

时间:2022-10-03 05:10:43

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来河南访问,并参观了千年古刹少林寺。当晚,河南日报前方的记者给新闻出版部提供了非常“丰盛”的新闻素材;同时,出版部自己也精心准备了评论――《少林功夫:“打”动世界的中国元素》;新闻视点推出深度报道――《少林文化的国际力量》。对普京来访的报道,可以说是提前介入、准备充分。

晚8时,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朱夏炎打来电话,强调出版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充分报道”,“吃干榨净”所有新闻资源,力争为广大读者“烹制”出一道精美的新闻大餐。

如何把普京访豫做出“豫菜”味儿?作为河南日报的“总装车间”,新闻出版部统筹整合资源,共投入五个版面进行报道。其中,一版的分量最重。在此,将着重对一版的编组过程进行回顾、小结。

当时,一版需要处理的新闻资源包括:普京访问河南的综合消息、普京访问少林寺侧记、省领导会见普京的图片以及普京肩扛小沙弥的图片。其中,“普京肩扛小沙弥”是普京访豫行程中最闪光的一刻。

然而,普京访豫对我省来说,也是一项十几年来未曾有过的高规格外事活动。作为省委机关报,按照惯例,强调这一外事活动的高规格是基础,但要想把版面做精、做出彩,我们认为,“借普京的肩膀说话”是成功的关键。

在副总编辑王亚明、总值班熊志波的指导下,出版部值班主任庞向辉带领我们,在提前设计的5套方案中,最终确定了一版见报方案:综合消息采用通栏标题全文刊发,并配发省领导与普京会谈和陪同普京参观少林寺的两张照片,将普京访豫的事件消息强势推出;侧记的处理突破常规,五栏处理“普京肩扛小沙弥与武僧们合影”照片,侧记与图片交相辉映,具有强烈现场感和冲击力;精心制作普京访少林的专题导读,以少林山门为背景,在统领各版所有相关消息的同时突出少林文化气息。同时,兼顾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的消息,将其放在报眼位置。

说起“普京肩扛小沙弥”这张照片,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晚,值班主任在浏览新华社播发的图片时,首先发现了这一精彩镜头,如获至宝。两位总值班和夜班编辑也对这张照片情有独钟。夜班立即联系本报摄影部,询问是否捕捉到这一精彩瞬间。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整个总值班室都兴奋起来。然而,在送审普京访豫照片时,这张照片却被遗漏了!在夜班同志的一再要求下,这张照片又被二次送审。经过“波折”,我们终于拿到了“普京肩扛小沙弥”这张注定要引起世界瞩目的照片。

这次报道,新闻出版部以一版为代表,在“吃干榨净”前方资源的同时,还主动组织评论、倾力挖掘事件中最精彩的闪光点、精心编排版面,充分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宣传了河南文化,扩大了本报的影响力。

值得总结的是,河南日报“借普京的肩膀说话”,既彰显了权威,又体现了高度,在激烈的同城新闻比拼中,显示出较高的水准,达到了借普京的高点击率提高河南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曝光率的目的。同时,此次普京访豫的版面编组,也为如何处理好“豫”字号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时政新闻,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新闻编辑要强化主动意识 下一篇:《顶牛》获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