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与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时间:2022-10-03 04:56:00

通心络与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分析通心络与速效救心丸联合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31例)和速效救心丸对照组(1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平均疗程、心功能分级上无明显差别。治疗组用量为3次/日,4粒/次;对照组用量3次/日。5粒/次。结果:经2周治疗,治疗组在症状疗效、ECG疗效方面与对照组虽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ECG∑sT的改善及不良反应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长期口服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良药。

关键词 冠心痛 心绞痛 通心络 速效救心丸

我院于2007年2~11月,应用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1例并与速效救心丸对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中所有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电图(ECG)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心绞痛每周发作5次以上,年龄46~70岁;实验室检查心绞痛发作时或负荷试验后出现缺血性sT-T改变或静息呈缺血性ECG异常者。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口服洋地黄药物及有明显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不作人选。

方法:将人选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组(治疗组31例)和速效救心丸组(对照组19例),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平均疗程、心功能分级均无明显差别。

治疗组患者口服通心络4粒,3次/日;对照组患者口服速效救心丸5粒,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2周。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并计算其用量。

观察指标:①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用量、药物起效及持续时间;②静息ECG和运动ECG;③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测定;④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耗量减少80%以上;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均减少50%~80%;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耗量均减少不到50%;④加重:用药后心绞痛症状加重。

心电图(ECG)疗效:①显效:静息ECG恢复正常,次极量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②改善:静息EGG或次极量运动试验ECG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1.5mV以上,但未正常,主要导联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直立;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X±S表示。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频率见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硝酸甘油耗量(片/日)方面的比较,见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sT的影响比较,见表4。

结果可见。通心络服用后起效时间平均为5.08±6.26分钟,3分钟内起效占41.7%,5分钟起效占77.8%;而速效救心丸服用后起效时间平均为6.94±8.24分钟,3分钟起效占33.3%,5分钟起效占66.7%,两者无差别。但通心络平均持效时间为6.32±2.08小时,略大于速效救心丸的5.49±1.48小时。实验室指标变化:治疗前后两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无明显差别。

不良反应:治疗组31例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头痛患者1例(5.2%)。

讨论

通心络具有芳香开窍、益气温阳、活血止痛之功效,它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并可使缺血的室壁活动度明显增强,心肌缺血得到改善,对心率血压影响不大。

临床研究证明,通心络虽在症状疗效、ECG疗效上与速效救心丸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ECG、∑ST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显著优于速效救心丸。服用通心络后平均持效时间为6.32小时,比速效救心丸延长约1小时。通心络长期口服可改善心肌缺血,且无反应,应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首选药物。

上一篇:引起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分析 下一篇:黄芪注射液和炎琥宁注射液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