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如何命名

时间:2022-10-03 02:45:32

国人取名素有讲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易经取名法、四柱取名法、笔画取名法等。至今社会上仍有专事取名的公司沿用这样的传统取名法。我们为观赏石取名用不着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老传统,但给爱石取名也不可“萝卜、白菜一锅烩”,还是要讲点方法的。如下八法供石友们参考

一、直观取名法

直观取名法是以人对石的观感觉所确认的某个形象的点,像什么就取个什么名。此法简单直观,紧扣主题,是石友们常的种方法。《小狗》(发表于本2008年第1期)就属此法,如把它取作“守候”也无不可,但有“小狗”直观。

二、套比取名法

张三比李四,以自己的特点套别人的名字,拿来便用,简单省事。借用歌曲之名的《天路》(发表于本刊2008年第1期)属此法。

三、以势取名法

“势”是观赏石的主要看点之一,“势”有各种不同的“态”,势态不同,表达的意境也不同。画面石《飞天》(发表于本刊2007年第9期)表现的是一种斜式的升腾,飞机的起飞、导弹的射出等都是沿着这样的轨迹飞向天空的。此石以势取名表现得十分贴切,同时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拟人取名法

石象本不像人,但却可以把它人性化,以人的行为、动作、情感取名。石照《吻》(发表于本刊2007年第1期)是两只小鸟,如用“直观取名法”取名“两只小鸟”就索然无味。把它们人性化了,奇石就有了生命。《谦躬》(发表于本刊2008年第2期)也属此法。

五、成语典故取名法

成语、典故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用典故、成语为石取名,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化蝶》(发表于本刊2008年第2期)使用的是《庄子》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庄周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那蝴蝶翩翩起舞,悠然翻飞,得意地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了。梦醒了想到自己,又变成了庄周。这个故事被后人称作“坐化为物”。“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为蝴蝶,也可称为“化蝶”,无论理解为哪个故事,都是颇有玩味的。《一帆风顺》(发表于本刊2008年第3期)是一个成语,用得也很好。

六、诗词取名法

古诗词是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好词佳句浩如烟海,看准了奇石的主要特点,选取与之相吻合的诗词佳句为石取名,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暗香疏影月黄昏》(发表于本刊2008年第4期)就使用得很精妙。

七、以景生情法

此法适用于组合小品,依小品之景编织一则故事、一段佳话,说明一个道理,蕴藏一层深意。除名字以外还可补充几句文字。笔者有只昂着头的鸡和一只温驯的狗的小品组合石,如我们以直观取名法叫“鸡和狗”就显得浅薄。我们给它取名为《鸡与狗的对话》,并且加上段对白:“狗说,你也是下等公民,干嘛这么趾高气扬?鸡说,咋啦,下等公民也要昂首做人。瞧你,哈巴狗”。这样一来,作品就了思想性,有了生命。

八、意境取名法

意境是在观赏石审美中所发生的移情和联想中所悟出的某些景象、某种意义的境界。《灵》(发表于本刊2007年第9期)的形象本是条龙,作者并没有在龙的形态上做文章,而是抓住人对龙的信仰用了一个“灵”字,让人们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意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块奇石在不同人眼里会有不同的感悟,所得到的意境也不同,不可求其统一。

以上说了八种方法,其实远远不止这些,比如还有“佚名”、“无题”等,也还有以石种取名的。

有了取名的方法,使用起来也还有些讲究,我们姑且称之为“八宜八忌”。

一、宜立意含蓄,忌太过直白。曾有个画家出题考学生“深山藏古寺。”多数学生都在山林或山坳里画个寺庙,只有一个学生的画面中见不到寺庙,而是画了 个老和尚在山下的溪边挑水。这个学生得了第一名,为啥呢?在于深藏不露,发人联想:既然有和尚挑水进山,山中必然有寺庙,庙在哪里?藏而不露。他的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别有一番情趣。第一种命名方法属直白一类,实为下策,含而不露是为上策,含蓄而又有诗意是为上上策。

二、宜画龙点睛,忌泛泛无主。所谓画点睛就是一语中的,切准主题,如果取名只求词藻华丽,强附文雅或抓不住主题,把睛点到龙尾、龙爪上,名字再好听也属舍本求末,亦有跑题之嫌。

三、宜用词简练,忌拖泥带水,用词简练,要在高度概括的前提下精练准确。如果只图字少涵盖不了石意不行,如果生怕别人看不懂,文字过长,杂沓嗦也不行。

四、宜比喻恰当,忌牵强附会。比喻恰当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喻必须紧扣主题,合情合理,如果勉强为之,似是而非,牵强附会则万万不可。

五、宜创意新颖,忌重复繁琐。新,就要有自己的创意,不步人后尘,另辟蹊径,不落俗套。要紧紧抓住时代气息和用语,用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去读石、察石。在定条件下也可用逆向思维,逆则新,逆则美,逆则灵。

六、宜朴实无华,忌哗众取宠。要贴近生活,语言大众化,越是朴实,越是平常,读者就越会体会得深刻,也会越感人。切忌生僻,用些虚无飘渺的词藻,看似华丽,实则无用。

七、宜引典准确,忌生搬硬套。引用典故、成语、古诗词首先要弄清原意,要与奇石立意吻合。与原作、原意不符,南辕北辙,词不达意会惹出笑话。

八、宜立意中求真,忌追求象化。奇石具象固然难得,可以象取名,但决不可追求象化,本不象,却非要弄个具象的名字是不可取的。奇石的真韵并不在于像这像那,要抓住石的本质,寻求真意真趣,才会使人百读不厌。

上一篇:绚丽多彩的汉江画面石 下一篇: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拟采取新的评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