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渭新 期待重建外企高管遴选标准

时间:2022-10-03 02:24:00

1984年从中国本土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外资企业摸爬滚打,给清一色具备海外背景的跨国企业中国区的高管队列添加了不同的色彩,周渭新重新激发了大家对优秀职业经理人标准的思考,正如他所说:“本土职业经理人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第一次见到周渭新,是在贝迪公司位于浦东浦项广场的豪华气派的办公楼里,他温文尔雅、待人宽厚,会很客气地和记者交谈并交换名片,而当他谈论起贝迪中国未来战略以及对整个行业的看法时,你会发现他的另一面,思维敏捷、娓娓道来,逻辑能力极强,在记者面前,他偶尔会安静地把双手放在桌上,像个“好学生”,在手指交第一次见到周渭新,是在贝迪公司位于浦东浦项广场的豪华气派的办公楼里,他温文尔雅、待人宽厚,会很客气地和记者交谈并交换名片,而当他谈论起贝迪中国未来战略以及对整个行业的看法时,你会发现他的另一面,思维敏捷、娓娓道来,逻辑能力极强,在记者面前,他偶尔会安静地把双手放在桌上,像个“好学生”,在手指交作为。”

从无到有,从几千万到几亿元,贝迪中国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商业的奇迹,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标志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日,带着好奇,记者走访了贝迪中国公司。

中国经济的崛起给贝迪带来机遇

《华人世界》:因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震荡波及方方面面,预计,美国经济并未到“最坏的时候”。对此,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也表示,美国经济将出现“严重减速”,美国经济很有可能的衰退,对于贝迪中国,是否将得到总部更多的期待?贝迪中国将如何满足他们的愿望?

周渭新:确实,总部对我们还是有很多的期待,我们觉得目前在中国推广标志和安全产品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安全意识在提高,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谈和谐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防护都提高到一定的层面上。目前,在中国的模切和标签产品业务已经占到贝迪中国业务量95%以上,但这部分业务不及贝迪全球的1/3。因为人们重视安全有个过程,国际上有种说法,在人均GDP不到10000美元的生活水平,人们不会重视安全。我想在中国尚未起步的标志以及安全类产品将给贝迪中国带来很好的增长点,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现在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过程,衰退的期间正是我们练内功的时候,我们考虑一两年后根据经济的周期规律, 市场一定会有增长,那时候我们的供应链建立得最好,我们工厂的效率最高,我们的成本最低,那个时期我们就会有大发展,现在就是为将来的大发展打好基础。

《华人世界》:虽然贝迪的产品在中国有良好的业绩表现,并且得到客户的认同,但贝迪公司的产品并未被大家熟悉,属于行业的隐形冠军,您能否最简洁地介绍一下贝迪的产品,以及对产业的影响?

周渭新:说实话刚加入贝迪我也有这种困惑,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也问我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像飞利浦照明就很清楚,你一说外滩的照明是我们做的,人家一听就知道,应该这样讲,我们在做模切和标签的部分产品,比如手机的防尘、防震、散热,以前手机通话一长很容易发烫,现在手机越来越小,对零部件的要求就越高,这是模切的功能;标签的功能更多的是起到标志的作用,比如我们有一个标签专门记录在印刷电路板上,可能要经受几百度的温度,我们现在做的标签全是高端的,纸质的标签我们是不做的,比如说电池的标签的一个功能是散热,还有就是一旦热量很高的时候标签不会被烫坏。

我前两天看到报纸说,因为手机3G时代的到来,中国大概会有2亿部手机会更换,3G的手机一般来说会相对高端,那么会用到我们的很多产品,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个机遇。目前,贝迪和世界上大部分有影响力的手机厂商都有合作。

信心源于商业道德的坚守

《华人世界》:我们知道,贝迪中国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均建有工厂,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劳动法、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已不具备的政策优惠等因素,使得大批外企集体搬迁,这是否会影响到贝迪中国的战略安排和未来信心?

周渭新:我想应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我觉得是没有影响,我们在美国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前100名最具商业道德的公司,所以我们一直是把商业道德放在最高位的,所有在贝迪中国的员工全部享受国家规定的劳动保障,甚至优于国家规定的基本待遇。我们在东莞的工厂为员工提供宿舍,并且提供电视、空调。另外,我们员工工资的增幅都是超过每个地区所推荐的当年比例。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部分的提高无疑会增大我们的成本压力,因为成本的提高,我们会更加关注练内功,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也在推“精益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内练把成本降下来,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可能会稍微减慢,但这种调整并非因为中国政策的变化,更多的是市场因素的变化。

既懂中国又了解西方是像我们这样的经理人的价值所在

《华人世界》:我们看到,一般外企在中国的高管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比如,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前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以及星空传媒(中国)CEO兼新闻集团副总裁高群耀、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而您一直呆在中国。您觉得您身上的哪些因素吸引了美国贝迪的眼光?

周渭新:我觉得除了了解中国的市场,中国文化之外,当然这不只是我的特长,是所有中国人都具备的,这只是吸引贝迪的一部分;但另外一部分很重要的,是另一个了解,我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的工作方式、了解他们的背景,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这一部分就将我们这些经理人与其他中国人区别开来。“中西合璧”的人很重要,换句话说,我要让我的员工理解美国公司制定的一些策略,同样的道理我要让我美国的老板理解我们中国的员工为什么会这样想?还有中国本身的一些政策方针,比如说我们公司在美国是没有工会的,而中国需要公司有工会,老板就不高兴,他们也说你们中国有没有哪个省是可以没有工会的,我们就搬过去,因为他们很怕这个东西。实际上美国工会和中国工会是有本质差异的,这要慢慢和他们解释,这就是像我们这样的本土经理人的价值所在。

《华人世界》:中国本土的职业经理人和有海外背景的职业经理人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劣势?

周渭新:本土经理人的一个优点当然是了解本土的市场,而且更易于和我们的客户做沟通,另外语言也是我们的优势。与海外经理人比较,我们的弱点是没有很好地受过系统化的管理课程的培养,MBA在中国开设这些年,但并未能拿到最好的教材,拿到最好的case study(案例分析),即使能拿到好的教材,但有很多的MBA还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教育。

对于海外的经理人,因为离开中国很多年,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可能是停留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概念。这必然导致不适应,你看一些很著名的大公司,他们用的一些华人,或者海外人,你会发现都需要一个很强的中国经理人团队跟着他一起做。

《华人世界》:但是您并未在海外工作过,您怎么看待在这方面的缺失?

周渭新:我觉得在欧美的公司有一点做得比较好,不是说一定要在国外工作过,但是他需要你有多年专业经理人的经验,而我大学毕业后的职业生涯都是在外资企业,在其中了解他们的沟通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这也是他们看到的我的独特价值。另外,在中欧国际商学院的学习也是一个补充,中欧的教学方式和国外非常接近,更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欧的一个特点英文称之为interactive(互动),就是说相互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他们有很好的教授,但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授之间的交流,这同时是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一直保留到现在。

中国本土的职业经理人需要更大的平台

《华人世界》:唐骏最近履新福建的一家传统企业,并坚称“将把中国职业经理人做到极致”,他的数次精彩转身,对中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是否有促进作用?

周渭新:我不是太了解全部的背景,他说和他现在的老板一拍即合,一分钟就谈好了,但是,我想这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我们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他这个决定正确与否,这需要时间来评判,当然他以前的工作经验对现在的公司不论是企业管理还是以后的上市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是不是会成功那要看他带来的这些文化和这个企业固有的文化能否良性互动。

从他个人来讲,他绝对是成功的,但是具体的社会效应现在很难评估,如果他能够把现在去的企业做得很成功,他的社会效应会更大,因为新华都是一个家族性企业,如果能把它变成一个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企业,而且比以前经营得还要好,我想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成功!

《华人世界》:现在关于职业经理人的各种讨论是个热点话题,大家对其也非常关注,您觉得目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是否已逐渐走向成熟?

周渭新:现在世界500强的公司如果在中国投资,到底有多少家在谈人才的本地化,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的。我之前所在的一家公司是飞利浦,它是中欧国际商学院的赞助商之一,他们的CEO曾经到中欧做过一个演讲,说为什么我们赞助中欧,因为我们是多么重视本地人才。但是,4年前我离开飞利浦到现在,我那个职级上的人全是海外的,以前本土化可能还有一个人才成本的因素,现在本土人与海外人的待遇几乎一致,你只要了解东南亚国家的人才有多少在中国就会知道,现在外部的环境不是越来越好,因为外面的人来得越来越多。

本土经理人越来越多肯定是个好现象,比如美商会等一些职业经理人协会,我去参加一些会议,发现很少能找到和我一样本土的人,印度的企业基本上是印度人在管理,而在中国,大陆的一些企业,民营企业当然不同,但你去看一些跨国企业,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有多少是本土中国人做的?所以我就觉得真的需要更多本土的人成长起来,慢慢形成一个氛围,形成真正中国本土经理人的一个平台。

因为既了解西方,又熟悉中国,周渭新在外资企业中左右逢源,颇受青睐。周渭新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的本土经理人,形成真正本土经理人的平台,我想随着国内对西方世界的更多了解,周渭新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

上一篇:宋青宜 飞翔于北京与东京之间 下一篇:连锁酒店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