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施工优缺点剖析

时间:2022-10-03 02:21:07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施工优缺点剖析

【摘要】 通过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架构一体化浇筑施工进行总数,结合大量工程实际,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着手,就现浇钢筋混凝土架构一体化浇筑的优缺点作了系统归纳,为推广一体化浇筑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现浇钢筋混凝土架构一体化;优缺点;裂缝

引言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浇筑技术从结构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法和理论计算、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应用,墙、柱与楼板间不留置施工缝,有效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性的墙板、柱板一体浇筑技术。这一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建筑物结构整体性,加快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大大提高了结构整体抗弯、抗剪的承载力和防水抗渗安全性,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一、钢筋混凝土构架一体化浇筑施工优越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施工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及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对于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对其优缺点进行如下的阐述:

(一)、优点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的主要优点为整体性能好、布置灵活、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工期短以及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的特点。

1、整体性能好。相较于单体浇筑而言,整体进行浇筑不需要在墙体与顶板交叉处20公分左右留施工缝,其结构刚度较好。

2、工期短。就单体浇筑来说,施工工序为竖向钢筋安装竖向构件模板安装竖向构件浇筑混凝竖向构件模板拆除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安装顶板混凝土浇筑,一般需要7d。而整体浇筑的施工工序较为简单,竖向钢筋安装模板安装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安装整体浇筑混凝土,通常需要5d,相比较后不难看出,工期缩短了2d。

3、抗震性能好。单体浇筑时,构架节点区域的模板接头多,如果出现拼接不严,措施不当,会出现漏浆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整体浇筑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缺点

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构架也是存在有缺点的,例如:现场施工相对复杂,模板耗费多,模板装拆用工多等。从受力合理和控制造价的角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高度一般不超过45m。近年来,随着施工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及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这些缺点正在逐步克服。

二、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整体浇筑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是结构工程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其定义为以浇筑混凝土为主的建筑物工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施工中应当特别重视。

1、清理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切不可嫌麻烦不加整理。

2、混凝土搅拌

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应根据每盘加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内,用时与细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为90 秒(1.5 分钟)。

3、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 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4、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二)、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采用胶合板、钢模板、钢板等材料。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修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埋钢管等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偏差应符合规定。应对照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图纸进行留设,如结构图与其它专业图纸矛盾,应通知相关专业协调解决。拆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按相应规定进行。

(1)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

(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三)、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由钢筋加工场制作,则应重点控制好配料单的编写及半成品到现场后的检验环节。

(1)施工缝处钢筋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一般不留施工缝,如遇天气、施工组织、水电供应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设施工插筋以增加施工缝处的抗剪能力,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板插筋采用Φ12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筋用Φ20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2)钢筋接头位置及要求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

(四)、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混凝土的布料

泵送混凝土的垂直输送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不能直接放在楼面钢筋网上。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作水平布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多于其缺点。而且,人们已经研究出许多克服其缺点的有效措施。例如,为了克服钢筋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已经研究出许多质量轻、强度高的混凝土和强度很高的钢筋。为了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缺点,可以对它施加预应力。为了克服混凝土的脆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做成纤维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JG J 26-20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 GB500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重庆茶园站维护结构施工技术方案浅介 下一篇: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