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蔬菜一年三茬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时间:2022-10-03 02:10:04

河西走廊蔬菜一年三茬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摘要:采用移动式保护地设施,通过科学合理的茬口安排和高效栽培模式应用,实现春提早大白菜―夏甘蓝―秋延迟大白菜一年三熟,一般667 m2耕地年蔬菜总产量25 000~25 500 kg,总产值17 050~19 000元,纯收益13 000~16 000元。

关键词:蔬菜;三茬三熟;栽培模式

肃州区是河西走廊大白菜、甘蓝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年种植面积4 000 hm2以上,但传统栽培方式为秋季小麦茬口复种形式,种植茬口单一,产品上市时间集中,生产效益不高,市场风险较大。笔者通过几年的总结和实践,探索出适合在该地区推广的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约1 300 hm2,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采用移动式保护地设施,通过科学合理的茬口安排和高效栽培模式应用,实现春提早大白菜―夏甘蓝―秋延迟大白菜一年三熟,一般667 m2生产春提早大白菜10 000~11 000 kg,产值8 800~10 000元,夏甘蓝产量4 000~4 500 kg,产值2 250~3 000元,秋延后大白菜生产9 000~10 000 kg,产值6 000~6 500元;667 m2耕地年蔬菜总产量25 000~25 500 kg,总产值17 050~19 000元,纯收益13 000~16 000元。

1 土地整理

与白菜类蔬菜轮作3年以上,在上年封冻前,每667 m2深施腐熟农家肥5~6 m3、生物菌肥40 kg,耙细整平。

2 搭建拱棚

拱棚宽度8 m,脊高2.2 m,长50~60 m,每隔3 m安装一个钢架,按棚架跨度和间距,埋好预埋件,利用冬闲时间搭建棚架,要求棚架搭建平整,相互之间用8号铅丝固定,使整座棚连成一个整体。2月15-20日覆盖聚乙烯棚膜,每隔1 m设1道压膜绳,或在棚膜上覆盖一层防风网,防风效果更好。

3 茬口安排

春大白菜于3月8-10日种植,5月20-25日上市;夏甘蓝于4月25-30日育苗,6月1-5日移栽,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上市;秋延迟大白菜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植,11月中旬采收销售或窖藏。

4 品种选择

春提早大白菜品种选择早熟、抗病、耐寒、高产的春大王、四季皇冠、87-114等;夏甘蓝选择耐高温、抗病、商品性好的中甘11号、铁头等;秋延迟大白菜品种选择抗病、丰产、耐寒的87-114等。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春提早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5.1.1 起垄播种

3月上旬进行起垄播种,建垄标准为垄宽60 cm,垄高10 cm,覆盖90 cm白色地膜,播种同行株距40 cm,种子播种深度1 cm,每穴播种2~3粒种子,667 m2播种2 500穴。

5.1.2 温湿度管理

播种完成后,用地膜搭建高约20 cm的小拱棚。晴天中午给拱棚通小风降温,温度控制在25~27 ℃,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后白天适当通风防止高温烧苗,控制温度在22~25 ℃,空气相对湿度60%。团棵后撤掉小拱棚,逐渐加大通风量,防止徒长。进入4月中旬,拱棚周边提膜加大通风量,夜间不再覆盖拱棚,进行炼苗。4月20-25日撤去棚膜,转入大田管理。

5.1.3 水肥管理

全生育期浇水6次左右,追肥3次,播种后土壤墒情较低时,浇1次浅水,5~7 d出苗后,浇1次补苗水,3叶期间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间苗完成后,667 m2穴施10 kg尿素+15 kg硫酸钾复合肥,并浇1次水,以后每隔7~10 d浇1次水,间隔1水追施1次肥。每次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

5.1.4 适时采收

随着采收临近,气温不断升高,大白菜易发生软腐病,应在叶球八成紧实时开始陆续采收上市。

5.2 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5.2.1 育苗

夏甘蓝栽培必须提前育苗,苗龄25~30 d。育苗方法有2种,一是营养土育苗,每667 m2需播种苗床面积为5~6 m2。在温室中做成高10 cm,面积10 m2的育苗畦,将种子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15 min,用清水冲洗种皮表面药剂残液后,沥干水拌细沙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浇透水,出苗后划营养方块,成苗后移栽。另一种是穴盘无土育苗,将种子直播在128孔穴盘,3叶1心时移栽,每667 m2需播种穴盘35只。

5.2.2 移栽定植

前茬大白菜收获后,清扫枯叶及地膜,每667 m2施用腐熟农家肥3 m3、过磷酸钙25 kg、生物菌肥40 kg,用小型旋耕机深翻耙细整平,起垄标准为垄高15 cm,垄宽60 cm,覆盖90 cm地膜,选晴天下午或阴天移栽,同行株距35 cm,667 m2移栽定植4 500株。

5.2.3 水肥管理

甘蓝苗移栽后及时浇灌稳苗水,莲座期至结球期加强肥水管理,7~10 d浇1次水,在莲座期和结球期结合浇水各追施1次复合肥,每667 m2追施20 kg,及时中耕除草。

5.2.4 适时采收

夏甘蓝上市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容易造成甘蓝叶球开裂和腐烂,影响商品性和产量,因此,夏甘蓝宜在叶球大小定型、紧实度适宜时及时采收上市。

5.3 秋延后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5.3.1 整地施肥

甘蓝7月底至8月上旬收获后,清扫枯叶、残根、地膜,每667 m2施用腐熟农家肥3 m3、40 kg生物有机肥,用小型旋耕机深翻耙细整平,不起垄。

5.3.2 播种

按50 cm×50 cm株行距直播种子,每穴2~3粒种子,播种深度1.5 cm,播种后覆土并及时浇水。

5.3.3 水肥管理

3叶期及时间苗,每穴只留1株健苗。团棵期、莲座期结合灌水追施1次尿素,667 m2追施尿素15 kg,结球期667 m2追施复合肥25 kg,采收前10 d停止灌水。

5.3.4 适时采收

11月中旬,将白菜采收后,鲜销一部分,剩余白菜窖藏处理,先将采收的白菜在地上单层码垛进行晾晒,根向南,一般码5~6层,经过3~5 d晾晒,使外叶变软,目的是减少机械损伤和提高抗寒能力,但不能过度晾晒。

5.3.5 窖藏管理

建造半地下式贮藏窖,有利于通风降温,窖四周筑1 m厚、高2.5 m土墙,其中地平面以下1.5 m;南墙开2 m×2 m门,便于小型农用车辆进出,其他墙壁开通风窗,窖上堆积保温材料,采用架式贮藏。贮藏前将窖清扫干净,用砖做底架,高15 cm,上铺1层径粗8~10 cm的木棒,将白菜摘除黄帮烂叶,分级挑选,单排整齐码垛,一般码垛7~8层,垛与垛间距80 cm,以便检查和倒菜,码垛完成后,放置1~2只干湿温度计,用45%百菌清烟剂和敌敌畏熏窖24 h后,进行通风,之后每天检查一次温湿度,贮藏温度保持在5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贮藏期间做到散热降温不损伤菜,有烂叶需摘除时,可用竹刀削除,不用铁器刀,摘下或脱掉的叶,要及时带出窖外,以免影响窖内白菜贮藏安全。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6.1.1 白菜霜霉病

多发生在发棵期和包心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0~1 000倍液喷雾,7~10 d喷1次,连喷2次。

6.1.2 白菜软腐病

从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生,常有2种类型,一是萎蔫型:白菜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整株死亡;二是软腐型:受害的白菜叶柄或叶球呈黏滑性软腐,并散发出臭味。可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3%克菌康1 000倍液、20%龙克菌500倍液交替喷雾,每周1次,连喷2~3次。

6.1.3 甘蓝病毒病

防病防虫同时进行,可用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防2~3次。甘蓝染病后,喷洒1.5%植病灵2号800倍液或病毒克星、康润一号1 000倍液,每周1次,连防2~3次。

6.2 虫害防治

甘蓝夜蛾、菜粉蝶:在害虫低龄期用BT250生物制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用15%安打悬浮剂3 000倍液、安达尔1 500~2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上一篇: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探 下一篇:探究房建工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