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中国文化交流使者

时间:2022-10-03 02:07:10

争当中国文化交流使者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穆斯基校区(法语全称Université du Québec à Rimouski,简称UQAR),位于距离蒙特利尔市向东约550公里的里穆斯基(Rimouski)市。它紧靠魁北克省的母亲河圣劳伦斯河,是属于下圣劳伦斯区的一个中心城市,美丽而安静。这里民风纯朴,环境宜人,有着法式的悠闲和浪漫。以传统的农、林和渔业为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加拿大国家青年冰球队冠军的产生地之一,2010年的加拿大冬奥会曾在这里传递火炬。

里穆斯基分校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年轻的活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03年,里穆斯基市和中国的南通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从这一年开始UQAR开始有了中国学生的加入。魁北克大学是加拿大最大的公立大学,一共由9个校区组成,目前在校总人数约8.6万名。里穆斯基分校就是其中一个校区,以区域发展、海洋工程和生物专业著名。由于是纯法语学校,学校的国际留学生大部分都是法国或法语区交换生,国际学生有150~350人不等,而中国留学生在最多的时候有30多人,主要就读于本科的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项目管理、区域发展和生物专业,博士生的海洋工程专业等。海洋化学领域的中国博士生导师谢惠祥从2002年就开始进行对中国公派和自费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专业指导。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法语全称为Association des étudiants et chercheurs chinois,以下简称“联谊会”),在里穆斯基分校是一个全新的组织,成立于2010年,是第一个以学生国籍划分而独立成立的学生社团,得到了学校和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的支持和帮助。

联谊会成立初共有5位管理层成员,分别任主席、副主席、秘书、财务和活动专员,由全体中国学生共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随着联谊会活动的日益成熟,联谊会管理层目前有主席、副主席和活动专员主要的3个职务,财务则由3人共同管理,在银行设有联谊会联名账户,进行透明公开的支配。主席张婷、副主席邹磊和活动专员沈恬雨一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坚持着对社团的活动管理和支持。

联谊会有广泛的交流平台进行最大范围的内部和外部的沟通与宣传,有学校的QQ群和所有学生的电子邮件和电话联系方式,在UQAR的国际留学生活动专页上设有中国学生活动板块,并有联谊会的公共邮箱aeccuqar@hotmail.ca。在联谊会成立的短短3年里,对中国文化的推广和当地文化的融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为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在当地开创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2010年 社团创建

2010年对于UQAR的中国学生和联谊会都是重要的一年。

2010年1月,适逢春节时期,现任联谊会成员组织了中国学生推广中国文化的活动。为了表达中国学生的思乡之情以及宣传春节这一最大的中国传统佳节,联谊会尽一切可能联系所有中国留学生来搜集展现中国文化的装饰物以及用品,在图书馆的艺术橱窗展出。春节展还举办了开幕式,邀请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员工以及所有中国学生,并由加拿大媒体TVA在晚间新闻时段进行了播放,展出广受好评,这也成为了联谊会以后每年的传统活动。

2010年4月,当里穆斯基分校的中国留学生在遥远的加拿大听到祖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尤其是在得知当地的很多学校倒塌之后,大家情系灾区,由现任联谊会成员在第一时间组织了中国学生进行了内部捐款。当时虽然临近期末,可是同学们还是积极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学校和城市募捐活动,在当地居民、学校和全体中国学生的支持下,筹得的善款最后由学校代表捐给了加拿大红十字会,再由加拿大红十字会转捐给了中国玉树灾区。这是第一次在里穆斯基分校由中国学生集体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和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联谊会成立的基础。

2010年8月,为了参加下圣劳伦斯区移民服务处举办的第11届多文化节,现任联谊会主席张婷通过和使馆文化处联系,得到了大力支持,文化处提供了演出的中国民族服装、文化宣传海报和碟片等。同时,张婷也和蒙特利尔的中国文化中心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在节日当天进行中国民族舞蹈表演。里穆斯基分校的中国学生也在活动中提供了由在校学生郑黎精心制作的中国传统食物珍珠丸子等,令当地居民赞不绝口。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使馆文化处和教育处再一次建议UQAR的中国留学生正式成立联谊会。

2010年9月,联谊会正式成立,并在学校和使馆教育处备案。曾学过设计的张言同学和联谊会成员邹磊精心设计了社团的标志,凤凰涅,代表联谊会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及中国莘莘学子们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联谊会标志精致的设计和深刻的寓意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2010年10月,联谊会成立之后,立刻与学校国际留学生学生会一起联合组织了羽毛球比赛的联谊活动。羽毛球是中国留学生的一大运动爱好,学校为这次活动提供了场地,2个学生社团也一起商量了比赛规则、裁判和颁奖等事宜。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巾帼英雄不让须眉,在羽毛球比赛过程中,中国女生的出色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参赛选手啧啧称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最后,非洲、法国和中国的留学生都获得了荣誉,大家拍照留念记录这一活动的精彩瞬间。之后的羽毛球运动场上也经常会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以及和其他国家球友一起运动的欢乐场面。

2011年 共同荣誉

2011年2月,联谊会不仅举办了春节艺术展,还举办全校和全市范围内的中国美食佳节,共邀中国留学生与当地居民欢庆中国传统佳节春节,了解春节传统习俗,现场聆听古筝表演,品尝中国美食饺子和包子等。活动也特别邀请了市长艾瑞克先生,前校长米歇尔先生和当地收养中国孤儿的家庭一起来共度佳节。美食节得到了在校学生和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现场吸引了近千人参加,异常壮观。这是除了校方以外第一次由社团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文化活动。

联谊会全体成员及中国留学生团体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2011年的4月,里穆斯基分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优秀社团和个人的精英之夜活动。这是魁北克大学的传统活动,旨在鼓励那些在专业领域和社会文化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和团体。在颁奖仪式上,联谊会拿到了社会文化活动推广团体一等奖,这是第一次有中国社团在学校拿到这个奖项。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推广中国文化,并给中加学生创造一个更广泛的交流平台。联谊会还举办了中文课和厨艺课。尤其是中文课,课程的设计和教学都尽量做到了专业和全面,教师也是认真负责,主要由在校学生董玉和联谊会成员担任,广受学员的好评。

2011年8月,蒙特利尔独立纪录片制片机构Multi-Monde要拍一个反映中国新生代和留学生生活的纪录片。通过下圣劳伦斯移民服务处,该机构联系到了联谊会并由联谊会成员张婷和沈恬雨组织当地华人采访。此片将在世界范围内发行。

2011年10月,联谊会组织了中国茶文化活动,邀请去过中国旅行的魁北克居民跟大家分享他们在中国喝茶的经历和对中国茶的理解。同时,联谊会成员也跟大家讲解了一些对于饮茶和品茶的误区以及季节性喝茶的知识。活动得到了当地茶社和超市的资助,这是联谊会第一次进行文化推广和商业宣传的联合活动,即宣传了当地中小企业,也资助了联谊会活动,同时使参加的宾客也受益。

为了缓解中国留学生的思乡之苦,使馆教育处给联谊会订了大量的中文杂志,希望中国留学生能够在辛苦学习的同时,看到祖国的杂志,获取积极向上的动力,例如《读者》、《青年文摘》、《神州学人》等这类优秀的刊物。联谊会为了使所有中国留学生能够在最大范围内阅读到中文杂志,经过商议,一致决定把所收到的杂志全部捐给学校图书馆,开设专门书架,使中国学生能够在图书馆学习的同时,可以阅读到中文杂志,也使图书资源最大利用化。这个赠书方式是学联首创,受到了使馆教育处的肯定,并且积极向其他联谊会进行宣扬和推广。

2012年 稳步前进

2012年1月,联谊会继续传统活动组织了龙年春节展,展出的作品中有一幅名为“祥龙呈福”的马赛克作品,是由联谊会组织当地的中国学生和华人华侨共10人经过3个月的努力工作,一起创作的主题为龙的传人庆龙年的艺术作品。春节展开幕式当天由学校校长和图书馆馆长一起参加了“祥龙呈福”的揭幕仪式。作品中的金龙栩栩如生,并且融入了里穆斯基市标中的船锚和灯塔,也体现了文化的互通性。这是第一次联谊会组织中国留学生一起创作春节展作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留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2012年6月,联谊会派代表参加在渥太华由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举行的加东地区中国留学生学者联谊会交流会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会议当中,章均赛大使反复强调了留学生的安全、学习和推广中国文化的责任。联谊会在会议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做了会议总结,发送给了全体中国留学生并提供了使馆教育处以及领事部的通讯方式和网络主页。

2012年8月,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张兰春和一级秘书刘少华一行到学校视察,关心学校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学校的主要专业学科的教学,并参观了学校和城市。张公参对联谊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支持,他鼓励联谊会成员再接再厉,继续做好中国文化的推广使者。

结束语

3年的加拿大留学生活使我们在学校学到了知识,同时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了解了不同教育体系下培养人才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独立生活、学习和思考。这里的生活平凡,但有所作为;忙碌,但不浮躁;简单,但不乏味。留学期间,最怀念的是中国饭菜的味道,家的味道。其实生活就像厨房里的菜肴,自己就是制作菜肴的厨师,味道全要靠自己来调。再次感谢这3年来帮助联谊会成长的所有联谊会成员和中国留学生,是大家的努力才使我们的校园生活如加拿大枫叶一般多姿多彩。

(供稿/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里穆斯基校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上一篇:以营销的方式规划人生 下一篇:前列腺内注射结合前列腺穿刺抽脓治疗前列腺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