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传真情

时间:2022-10-03 01:34:10

【片段导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阅读心得

这一段是陶渊明为自己所作的自传的第一小节。作者在开头有意隐去“五柳先生”的真实姓名,用“先生”代替传主的名字,以虚写代替纪实;下面又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几个侧面,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并配以写意手法,描绘出传主的神情风貌,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五柳先生”高雅脱俗、安贫乐道的神韵。

【技法点睛】

记“实”写“虚”是写作的两种基本能力,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会用到虚实结合的写法。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人、事、景、物,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中的人、事、景、物与想象中的人、事、景、物互相映衬,交织融合。好的文章,总是“虚”和“实”的有机结合体:“虚”是“实”的升华,“实”是“虚”的基础。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道:“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可见,恰当地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行文,可以使文章蕴藉含蓄,摇曳多姿。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一、实写当前,虚写将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就是虚实结合的典范。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二、巧联妙想,景中含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本身并无任何感情,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纯自然物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中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的这幅“春花图”就是虚实结合的佳作。在作者眼里,花木似人一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由红的、粉的、白的花自然联想到火、霞和雪;闭了眼后,自然又由眼前的花联想到秋天的果实。作者善于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正侧结合,形象鲜活

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有时会正面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但有时人物的性格难以刻画到位,这时就需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这种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其实也是虚实结合。如朱自清的《背影》中“车站送别”一段中,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就属于正面描写,是实写;而写“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则属于侧面描写,是虚写,通过写“我”的眼泪烘托出父亲背影的感人之深,这样写就使文章虚实结合,感人肺腑。

其实虚实结合,就是把客观实写与主观感受完美结合的一种写法。实写显得具体而真切,虚写显得空灵而含蓄,二者结合运用,作品就极富艺术表现力。

【练笔作文】

我的桃花源

尹灵欣

“我希望世上有一处桃花源,那里没有汽车尾气污染空气,也没有钢筋水泥破坏风景,更没有――”

我正专心地写着作文,忽然嗅到一股桃花的清香。我感到奇怪,附近何处种了桃花?抬头一看:发现自己竟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刺耳的喇叭声,也没有晃眼的霓虹灯,更没有污浊的空气……这里有的是肥沃的田地,怒放的桃花和村民热情的笑脸。

在这里逗留了几日后,我忽然有些想家了,经我再三恳求,村长终于答应让我接父母来此定居。我带着干粮,驾着小船,慢慢驶向远方。看着沿途美丽的风景,我开始憧憬未来幸福美好的生活……

“呀,不好,船漏水了。”我只得弃船上岸,可船漏偏逢连阴雨,这荒郊野岭的,该往哪儿躲呢?忽然,我眼前一亮――不远处有一个茅草屋,我赶紧钻了进去。天渐渐黑了下来,可这雨却丝毫没有停的意思,看来今晚只好在这儿对付一宿了。夜深了,周围漆黑一片,我蜷缩在屋角,心想,要是有手电筒该有多好啊!雨越下越大,风也跟来凑热闹,“呼呼”地刮着。“轰――”一阵响雷过后,茅草屋摇摇欲坠,那狂风竟然把茅草屋的房顶卷走了。唉,这房子要是用钢筋水泥建的该有多好啊!我摸索着走出茅草屋,一不留神摔了一跤,干粮洒了一地。天哪,这是什么破包,连拉链都没有。我咬咬牙,从地上爬起来,可腿脚却怎么也不听使唤,我一摸,腿上竟全是血,我扯开嗓子大叫:哪儿有创可贴呀!没有创可贴也该有电话吧,好歹让我打个“120”啊!可回应我的只有风声、雨声和雷声。老天爷呀!快给我派辆汽车来吧……

“笛……”车来了,我猛地抬起头,面前依然是我熟悉的写字台,台灯的光线格外柔和。低头看看面前的作文,我摇摇头,将它撕去,重新写道:

“我们总活在梦想中的世外桃源,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这不好,那不好,其实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桃花源啊!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把这个桃花源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听着窗外汽车的喇叭声,我忽然觉得那是一首动听的歌曲……

练笔总结

本文想象丰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由“我”在桃花源中遇到的种种不便推导出现实世界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桃花源”,从而把珍惜当下的主旨摆在了读者面前,发人深省。此外,大胆的想象,合理的结构,巧妙的过渡,流畅的语言都为本文增色不少。

【现场训练】

回首往事,心灵的天空上有外婆亲手擀的面条,有老师关爱的眼神,有朋友的欢声笑语;或许也会有一阵激烈的争吵,有一张撕坏的照片,有一记响亮的耳光……但不管是愉悦的,还是不快的,这都是我们成长旅程中宝贵的记忆。

请以“心空上有 ”为题,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2)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600字以上。

上一篇:当她十八岁的时候 下一篇:议论、抒情、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