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03 01:28:41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王慧峰 邬冬梅 王凤群 王 鲲 张永红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相关因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6年8月1028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中6例ST病人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情况、预后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结果1028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6例病人发生ST(0.6%),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其中急性ST2例,亚急性ST4例。6例ST中5例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6根靶血管5根为前降支。6处靶病变均为近段病变,共置入7枚支架(4枚裸支架,3枚药物支架),其中2枚长支架,2枚小直径支架。6例ST病人4例发生急性或再次心肌梗死,同时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1例死亡。结论 ST发生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前降支病变、近段病变及置入长支架、小直径支架等因素有关。ST病人预后差。对于高危病人宜加强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及术中使用高压球囊后扩张等措施防治支架内血栓形成。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R541.4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28-02

支架置入较单纯球囊扩张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了术后急性闭塞以及再狭窄的发生。但是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却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其发生率不高,却结合着高的近期死亡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值得关注。现对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1999年1月―2006年8月所发生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8月,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导管室对1028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支架(PcI)治疗,采用股动脉(276例)或桡动脉(752例)入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前口服阿司匹林(100~300)mg/d和氯匹格雷75mg/d,术中静脉注射肝素800u~1000u,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00mg/d,氯匹格雷75mg/d[裸支架(1~3)个月,药物支架(6~12)个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d~7d。同时根据病情给予硝酸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其中6例病人诊断为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均经急诊造影证实,均为男性,年龄47岁~70岁,平均60.5岁。

2 结果

2.1 6例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人的一般特征(见表1)

2.2 靶血管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情况(见表2)

2.3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处理及预后 6例ST病人中,2例为急性ST,4例为亚急性ST,其中病例2、病例3支架术后分别发生两次亚急性ST。所有ST病人均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治疗,4例病人同时予尿激酶(UK)5×105U冠状动脉内溶栓。6例病人中4例发生急性或再次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1例死亡。ST后均有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程度的降低。

3 讨论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严重的并发症。既往大样本资料显示,在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啶)的前提下,择期病例ST发生率为0.5%~2.0%,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其发生率增高,甚至可高达6%。本研究结果显示,ST的发生率为0.6%(6/1028),其中急性ST2例,亚急性ST4例,无晚期ST。但本研究中有1例病人PCI术后5个月发生Q波心肌梗死,心电图提示为同一血管供应区域病变,但因缺乏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造影资料,未列入分析,所以样本中6例ST可能低估了实际的发生率。

若干系列的裸支架试验报道,长支架、置入多个支架、小直径支架、老年、糖尿病等是ST的预测因子;而高压球囊后扩张、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则减少ST的发生。有关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则显示,C型病变、置入小直径支架、LAD病变在ST组更多见;分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肾衰竭、停服氯毗格雷与ST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药物支架与裸支架ST发生率大致相等,药物支架中西罗莫司与紫杉醇支架发生ST无差别。Cheneau等对择期PCI病人进行血管内超声研究认为,ST与支架贴壁不好、支架段夹层、血栓、血管内膜组织脱垂密切相关。

本研究中6例ST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其中4例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病人共置入7枚支架,均无停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史。由此可见,前降支病变、近段病变、置入小直径、长支架是ST的高危因素。6例ST病人均未行高压球囊后扩张,也未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因而尚不能肯定是否存在支架贴壁不好、支架段夹层、血栓、血管内膜组织脱垂等。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这种高危病人,如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则可能是参与或促使ST形成的危险因子。

本研究中病例3为55岁的初发劳力性心绞痛病人,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示LAD近段70%局限性狭窄(A型病变),分别于支架术后第4天,及再次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第6天共发生两次亚急性ST,入院后多次查血小板均高于正常(305×109~412×109/L),于再次ST后除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外,又加用西洛他唑(培达)0.1g,每日2次,未再发生ST。病例2为一下壁、右室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示RCA第一转折前100%闭塞。亦分别于支架术后第4天,及再次PTCA术后第8天共发生两次亚急性ST。由此可见,发生过ST的病人有再次(多次)形成ST的高度危险,这与既往报道一致。另外,对于血小板增高或存在血小板抵抗的病人,应足量,必要时三联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病例4为肺癌术后于化疗期间突发AMI,溶栓未通,补救性PCI术后第6天发生亚急性ST,ST后予急诊PTCA,前降支起始部血栓移位至左主干及回旋支,多次扩张,TIMI血流1级.原支架内满布血栓,予冠脉内溶栓血流未恢复,死于心源性休克。此病人术后低分子肝素应用5d,于第6天出现ST,分析癌症病人血液多呈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术后除足量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外,低分子肝索亦应相对延长治疗时间。

病例6为一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病人,伴糖尿病,于发病5h予急诊PCI治疗,靶血管前降支100%闭塞,PTCA后串联置人2枚药物支架(TAXUS),TIMI血流3级,5min后再造影见支架内血栓形成,再行PTCA效果不好,立即予尿激酶50×105U冠状动脉内溶栓,30min后再造影支架内血栓消失。对于极早期ST形成者,以静脉或冠脉内溶栓为首选,而不急于再次球囊扩张,以免造成血栓负荷加重,出现无复流现象。

ST虽然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则易出现AMI、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等临床不良事件。本研究中6例ST病人,4例出现急性或再次心肌梗死,1例死亡,预后很差。除1例死亡(病例4)及1例急诊介入术前无心脏超声资料(病例6)外,其余4例于ST发生前后均有超声资料,ST后LVEF较ST发生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故在PCI治疗过程中,对高危病人应加强ST的预防,选择合适直径、长度的支架,高压球囊,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同时抗凝治疗,必要时术中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以尽可能减少ST的发生。

上一篇: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针刺头、手、足各三穴为主治疗中风肢体运动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