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2-10-03 12:27:02

【摘要】1.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完好率低,老化设备占的比例达到65%以上,在排灌季节经常停机待修,严重影响及时排灌,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2.站首和渠系(路、沟)建筑物年久失修,退化...

鱼台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践与体会

[摘要] 2010年鱼台县入选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项目重点是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用新技术支撑,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达到人水和谐。

[关键词] 小农水 重点县 体会

2010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区全县共涉及谷亭、开发区、王鲁三个乡镇(区),2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工程总投资2906.72万元,项目内容:维修改造排灌站14处,沟、渠系整治262.95公里,其中渠系衬砌42.3公里;重建维修渠系建筑物1214座;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0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约1.6万亩,受益群众3.12万人。

一、项目实施前状况

项目区位于鱼台县的北部,属滨湖涝洼地;排灌站大多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由于排灌任务重,运行时间长,加之投入资金少,管理跟不上,站首机电设备老化、工程退化,灌区桥涵闸不配套,渠系失修,浪费水的现象较为严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完好率低,老化设备占的比例达到65%以上,在排灌季节经常停机待修,严重影响及时排灌,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2.站首和渠系(路、沟)建筑物年久失修,退化老化损毁严重,而且不配套。给工程管理、排灌管理带来许多问题。

3.灌区田间工程经过不断整修,排灌有所改善,但竹节沟、断头沟仍然存在,有水排不出去等阻水现象时有发生。

4.项目区内水利经营管理体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排灌站职工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差,职工收入低,工作情绪不高,致使排灌工作不能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

二、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小农水工程建设是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为引导,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实行统一规划,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迅速提升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面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项目建设的原则:1、系统化规划:从田间到水源逐级详细规划,结合实际注重灌排分开,达到合理的工程形式。2、规模化推进:连片治理与各种工程(农业开发等项目)形式整合,达到一定规模。3、高标准建设:实行“五制”建设。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4、新技术支撑:选择适合当地的先进灌排技术,实现节水、节能。5、文明式发展:合理开发、保护资源达到人水和谐。6、用水户参与:通过用水户参与,让农民参与进来发动群众,把产权交给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管水积极性。

三、项目取得效果

1.灌溉周期缩短。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田间工程的配套,机械功率得到了提高,田间跑漏水现象减少,灌溉时间缩短。以陈湾灌区为例,灌溉面积10000亩,今年小麦越冬水灌溉,工程建设前,灌溉这些耕地需12天的时间,工程建成后,5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灌溉。

2.水的利用率提高。由于工程实施了渠道衬砌,对渠系进行了清理,原来灌溉渠系阻塞严重,采用大水漫灌,增加了灌溉时间,浪费了大量的水源,经过渠系衬砌,实施了节水灌溉,现在开机后,水源可直接输送到田间,田间水的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排涝能力增强。项目建设前,项目区内断头沟、竹节沟占整个排水系统的2/3。经过对排水沟的清淤疏通及工程配套建设,将“肠梗阻沟”变成“通畅沟”。2011年汛期排涝工程得到了考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确保了田间安全排涝。

4.新技术得到应用。在提高灌排设计能力的同时,兼顾南四湖及大运河沿岸生态 、人文及旅游环境,将“运河文化”、“孝贤文化”融入到设施改造中,对米滩、马楼高庄等9处排灌站房屋采用了仿古式建筑,使之成为亮丽的风景。应用高新技术对高庄站进行了泵站自动化控制试点,这套系统包括:泵站布设在灌区内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及安装在内的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泵站值班人员可在控制室内对土壤墒情进行远程实时监测。泵站自动化控制受到了省市专家的充分肯定。泵站自动化控制是滨湖提水泵站灌区的一个发展方向。

小农水工程建成后,项目区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2.0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6万亩;恢复、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3.58万亩;年新增供水能力783.9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75.44万公斤;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33.2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27.28元。

四、存在的问题

1.节水灌溉面积比重较低。2010年经过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后,节水灌溉面积达6000余亩,比重只为30%,还有近70%的农田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淹灌,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土流失,节水效能不高。

2.农民自筹资金难度大。村组织“一事一议”、采取“以工代筹”、“以工代资”的方式,解决小农水建设中的自筹资金,也面临困难。具体原因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幼,影响农民投工投劳;以工代筹,以工代资难以落实。

3.项目运行机制有待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灌溉制度改革是这次小农水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县组建了27个农民用水户协会,但实际运作的少,流于形式得多。

4.由于项目建设,要对沟、渠、路上树木进行砍伐,农民需要补种,树木选种参差不齐,影响了工程的美化。

五、几点建议

1.加大财政对小农水的投入。应进一步加大省市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的投入。

2.适当降低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对小农水配套资金的比例。

3.切实实施小农水工程产权政策改革,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实施方案,建立有利于小农水工程长期管护,发挥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4.适当增加对工程绿化、美化资金的投入,统一树木选种,打造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2010年7月山东省财政厅、水利厅下发《山东省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县建设方案(2010年度)(编制大纲)》.

[2]《山东省鱼台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2010年度)2010年9月.

上一篇:母猪子宫脱出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论新时期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