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定位与建设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3 12:11:32

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定位与建设策略研究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众创空间;服务定位;建设;策略

摘要:文章基于“众创”理念指出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空间设计、服务体系三方面定位的转型,分析基于“众创”理念转型后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变化及建设“众创空间”的基础保障,提出了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构建“众创空间”的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120-03

目前,众创空间已经成为美国图书馆新兴的服务模式,2015年我国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创业服务平台”,从而推动“众创”的建设[1]。所谓“众创空间”实际上是“创客空间”的延伸和扩大化。应用技术大学是指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特色的地方本科和专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众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基于“众创”理念的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定位的转型“众创”理念要求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空间设计、服务体系三方面定位进行转型。

实现路径层面示意图[2]

1.1资源建设定位:从纸质化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转型大多是围绕着教学改革方面,大致为重新调整馆藏结构和布局。对于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而言,更侧重于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在“众创”理念的影响下应建设多元化的、数字化的馆藏资源。多元化的馆藏资源应以满足学校专业需求为中心,突出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突出重点学科,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在资源结构布局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在馆藏方式上,向数字化转变。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要根据本校特色构建资源信息库,便于“众创空间”与时代及专业的接轨,还可以引进就业类、自主学习类的数据库,如:爱迪科森就业培训数据库、软件通数据库等。

1.2空间设计定位:从安静的自习区到动静皆有的空间共享

传统大学图书馆静态的学习方式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拓宽,而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决定了学生所学的东西需要应用到实际操作上,需要团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众创”理念提出的空间共享在空间设计维度上满足了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要求,即在保留原有安静自习区域的同时,开发动态操作区,实现应用技术大学理论与实践两条腿走路、双方面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3]。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上,既要体现学术研究的严谨学风,又要体现本校个性化、多样化的特色,在原有的传统阅读格局上加以改造,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诉求,整合形成一站式的学习空间。

1.3服务体系定位:从传统服务转向数字化、引导式的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局限在图书借阅、检索查询等功能,一方面难以满足数字化资源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不符合应用技术大学主流的学习方式。“众创”理念要求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建立数字化、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如:充分利用CALIS共享资源,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开发网上图书馆,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此外,“众创空间”还要求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提供指导性的服务,如:指导师生如何操作高技术设备,引导师生读者如何开展创新性课程,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积极获取师生对图书馆的反馈,以便深化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图书馆定位转型的步伐。

2基于“众创”理念转型后的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变化2.1建立特色的、完整的数字信息库

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决定了图书馆不仅要建设常规的资源数据库,还要结合本校特色,对本校重点领域、重点专业倾斜,建立特色数字信息库。此外,应用技术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企合作数据库、校政合作数据库、校地合作数据库、校校合作数据库,以及当地重要企业数据库、多种企业或行业数据库等。“众创”理念强调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的结合,寻找社会的热点问题,创新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模式。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特色的校企合作数据库和校政合作数据库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开阔眼界,有助于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以便掌握更多就业、创业的知识和能力[4]。

2.2利用“众创”空间开展活动

对于“众创空间”很多师生还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以图书馆为主导,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如:南宁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高校,该院图书馆按照不同的专业划分小组,举办专业类型的知识竞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师生对“众创”创新、合作、共享内涵的深入理解。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师生更加深刻体会到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内容,更好地在其工作、学习中贯彻创新、合作、共享的精神[5]。

2.3创新和完善信息素养课程

根据应用技术大学的特点,在信息素养课程方面应适当减少知识型授课,增加和扩展技术型授课,开设并改进信息素养课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强化图书馆培养用户检索能力的意识。②馆员应结合“众创”理念,提高师生利用网络的能力,着眼于信息的实际利用,引导师生与现代化、网络化接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建设“众创空间”的基础保障

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建设“众创空间”的基础保障是由物质基础、空间基础、技术保障三方面组成。

徐冉: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定位与建设策略研究*3.1物质基础: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充足的资金是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构建“众创”的物质前提,资金来源应多元化。①地方政府拨款。对于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文化主体来说,政府有义务加大经费投入,进而提升创新创业团队的物质保障。②增强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众创空间”。在建设校企合作数据库及开展活动方面充分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并为其进行信息推送、培养和输送人才服务,达到双赢。③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众创”推向社会。如:Artisan’s Asylum 就曾通过众筹网站为世界上第一支3D打印笔募集到300万美元的创业经费[6]。

三方面基础保障

3.2空间基础:良好的图书馆环境

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众创”要求图书馆划分出专门供创客探讨的区域,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多占地充裕,有能力做到动、静两个区域并存。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空间优势,只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做到既保留原有的静态学习空间,又开发出不影响自习环境的“众创”专用探讨空间[7]]。此外,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独具浓厚的学习氛围优势,更能使创客们融入学习与创新、创作的气氛中。

3.3技术保障:先进的设备设施

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众创”集中体现在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强调师生的实际操作和自主体验,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稳定的资金保障,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有能力引入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如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等。对于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众创”而言,先进的设备、设施是强有力的保障,是创新的关键所在,通过操作先进设备,促使师生将想象变为现实。

4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构建“众创空间”的具体策略

4.1鼓励交流,拓宽“众创”的作用

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众创”更多的是侧重人们面对面的及线下的交流与合作,是师生智慧的集中体现。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鼓励师生广泛交流,拓宽“众创”的线上功能[8]。有些学生思维活跃、灵感丰富,很多的创新想法往往是在课后的反思中产生的,为他们提供一个线上的“众创”交流虚拟平台,对于应用技术大学众创空间活动的后续创造起到了积极作用,线上“众创”交流虚拟平台是线下“众创”的延伸和拓展。此外,虚拟平台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场地紧张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又可以集思广益,方便师生在遇到困难时及时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鼓励交流,拓宽“众创”作用,是“众创”为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提出的内在要求。

4.2动静分离,开发独立探讨空间

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的“众创空间”具有嘈杂性的特征,师生合作进行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工作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的,需要人与人的交流和实际操作,呈现出活跃的气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安静的学习环境,需要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灵活划分物理空间,分割出动静两区,为创客打造一个专属的活动空间。动静分离,开发独立探讨空间有效地拓展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更有利于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发展。

4.3服务师生,建设高素质的馆员团队

高素质馆员的配备对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构建“众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众创空间活动中,师生应用如3D打印机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离不开馆员的引导,多数师生缺乏实际操作现代化设备的经验,这就需要馆员对使用者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习与工作。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众创”而言,馆员的作用还在于帮助师生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和课题,从而对馆员业务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众创”理念下的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必须以服务师生为目的,建设高素质馆员团队。

5结语

“众创”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9],也是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定位与转型的内在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用技术大学学生的创新、创业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还应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搭乘“众创”时代的“快车”,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Z\].2015-03-11.

[2]丁俊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J].安顺学院学报,2013(4):58-61.

[3]许青云.转型发展:明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4-02-27(09).

[4]张世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2):9-11.

[5]南宁学院图书馆[EB/OL].\[2016-04-11\].http:///lib.php?boots-24.

[6]丁永健.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初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6):74-76.

[7]]孙莉薇.图书馆创意空间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访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N].图书馆报,2013-07-26(24).

[8]李燕波.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经营模式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建设,2015(2):72-76.

[9]陈超.打造众创空间是图书馆的新使命[N].文汇报,2015-04-10(5).

上一篇:西部图书馆公益性数字化服务构建研究 下一篇:如何做好新时期油田企业办公室的公务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