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最需要“钝感力”

时间:2022-10-03 11:08:43

金融海啸、无薪假、裁员,坏消息像滚雪球般接踵而至,2009这个年,着实不好过。

小王这天虽然休无薪假,但和部门同事仍然很有默契地乖乖回公司上班,一整天下来,客户的电话与主管的指示接不完。

去年 11月,公司就已经开始裁员了,人事部门锁定等着退休的老人、刚进公司没多久的新人和表现不佳的员工,要求主管提出裁员名单。身为科长的小王,压抑心中的忐忑,也交出了名单,后来客服部裁掉了国外组 1名员工。

“订单决定一切!”小王指出,如果公司订单未见起色,接下来肯定还有第二波、第三波裁员。他有自知之明,要是裁到了主管层,一定是他走路,因为负责客服部国外组的课长,语言能力比他好!

小王的年薪约 8万元,从去年 11月金融海啸开始,股票投资的损失相当于赔掉一辆进口车,手中现金存款已不到10万元;若被裁员,生活开销的节省不是问题,怕的是去年刚购置的150万元公寓所带来的月月都不能少的房贷!

但是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环境,能帮助你迅速改换心情,顽强闯过难关的,不是专业知识、语言能力,也不是国际观、人脉网,而是正面乐观看待一切的钝感力。

不为逆境、挫折动摇的钝感力

2009年,不想在这波失业海啸中没顶,除了语言能力、专业能力,你还需要“钝感力”,才能撑过这场人生的淘汰赛。

以《失乐园》一书而为世人熟知的日本著名浪漫小说家渡边淳一,2006年又出版了集结其人生智慧大成的《钝感力》一书,并在日本热卖一百万册。

什么是“钝感力”?

迟钝,怎么可能会是什么好特质?这完全颠覆了一般人的社会常识。

76岁阅历丰富的渡边淳一强调,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较之下,不为逆境、挫折所动摇的钝感力,才是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才能;只有具备这种钝感力,敏锐和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渡边淳一认为,仔细观察各个领域出众的佼佼者,就可以发现这些人不仅聪颖敏捷,还一定具备了某种程度的钝感力。

生于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学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的渡边淳一,在书中提到:当他还在医学院时,有位主任教授医术高明,但在手术中总是不断斥责协助他的学生,令人感到沮丧畏缩,大家很怕被安排做教授主刀的助手。

但渡边淳一发现,有位学长戴着厚重眼镜,长得一副没出息的样子,对于教授手术中的喝叱,总是轻答“是,是”,彷佛一搭一唱般承接教授手术中琐碎的责骂,不仅缓和了现场气氛,而且他个人在手术后的心情也丝毫不受影响。

这位抱持钝感、经得住责骂的学长,当年只专注于掌握教授手术中的要点,对其余的“杂音”充耳不闻,日后他成了极为出色的外科医师,还担任了大医院的院长。

有才华的人,未必成功

尔后弃医从文的渡边淳一,对于钝感力也有深刻的自我实践。为了在文坛成名,他花了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时间,费尽心血寄给出版社的创作,起初不是石沉大海,便是原封不动地被退回。

当年,渡边淳一曾认识一位个性敏感、极富文采、因才华出众而十分自信的朋友,但他受到被退稿的挫折后,深陷在难以东山再起的消沉意志中,不久就从文坛蒸发了。

渡边淳一认为,这种人如果发展顺利,周围掌声不断,才华或许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风向一旦发生改变,便难以调整心态,从打击中恢复的时间太漫长,便失去再出发的机会。

因此他认识到,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成功,拥有钝感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因渡边淳一的作品频频挑战道德尺度,招致不少严厉的批判。“就是因为拥有钝感力,才让我走到今天。”渡边淳一强调,“我从不把这些贬抑当作一回事,而是抱持着‘我就是要这样走下去’的想法,因为旁人的诋损就停下脚步是行不通的!”

以人生智慧而言,钝感确实比过分敏感要强得多。“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环境,都可以迅速改换心情,顽强地闯过难关,这就是钝感力。 ”渡边淳一阐释,“财富像牛奶,洒到地上了,很可惜,但是再挤就有了!”

所以心念要转,观念要改,选择面对的方式,决定你未来会不会成功。

钝感力,负面思绪最佳“消波块”

金融海啸造成失业海啸,又连带造成情绪海啸,不景气既打垮荷包,也冲击个人精神健康,这时,钝感力依然是最佳的“消波块”,也是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

渡边淳一认为,即使被老板责骂、耳闻不中听的话,马上就能抛到脑后,平时睡得香甜、不易失眠,保持开朗放松心态的人,能控制血管的自律神经,不易陷入异常刺激当中,血液通畅便不会造成胃溃疡,甚至不会患癌症。凡人的各种器官过于敏感,都会造成器官的消耗,唯有有钝感的人,才能悠闲自在、胸襟开阔地长寿下去。

渡边淳一说:“日本人一直给人思考锐利且敏感的印象,并且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好的特质。但我从年轻的时候便觉得不该是这样,人可以迟钝一点,不要那么神经质,不要太拘谨,这反而会成为生活中的一股力量。”

渡边淳一提出的“钝感”,是相对于日本话里的“敏感”而言的。“敏感”是敏锐、聪明的意思。人们一直认为敏锐比迟钝要好,但是渡边淳一认为并非如此。要度过漫漫人生,“钝感”比“敏感”来得重要许多。因此当渡边淳一创造出“钝感力”这个名词时,使得日本人大吃一惊,因为过去“钝感”常给人负面印象,但是他却赋予其正面的意义。

首先,身体的钝感很重要。钝感力反映在生理上,例如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安眠入睡,事情一来很快就能起床,这是钝感力的最佳范例。又如敏感的身体在感冒流行期间,容易感到身体不适,吃到不好的食物,很快就反映出拉肚子的症状。但身体的钝感则会让人产生抵抗力,不容易生病或吃坏肚子。

从适者生存的角度来看,面对当前全球不景气的局势,聪明并非唯一的生存条件,保持弹性对应时代的变化,并且谨慎思考对策的个人或公司,才会生存下来,也才具备面对任何变化的能力。

渡边淳一认为,培养一个人的钝感力,宜从小开始。身为母亲应该具有宽大的心胸,而非仅提出负面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孩子产生较灰暗的性格;母亲乐于给予赞美,如此一来小孩子会将赞美转化为“我没问题!”的想法,自然会拥有自信,钝感力便可因此养成。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各个领域的精英分子都是经过激烈竞争而生存下来的,其实每个人都具有某种程度的钝感力特质,因为敏感的人在竞争的过程中早已被淘汰了!

在钝感力的时代,首先要接受所有的现实状况。现在的年轻人遇到的经济危机,实在无法和过去战后的窘境相提并论,那时的人也是靠着钝感力活了下来!因为无法改变现状,年轻人更应该接受并忍耐,储备能量,作为试炼自我的机会,保持乐观,等待转机的来临!

以达尔文“物竞天择”说为例,渡边淳一主张,在这个国际化的时代里,无论到哪个国家、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都能精神饱满地生活下去,这种出色的适应环境能力就是钝感力。而拥有坚强钝感力的员工,对公司来说,是最宝贵的人才。有钝感力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顽强的精神,这种人最有可能担任公司的要职,在芸芸众生中出人头地。

在医学上,有所谓的“A型性格”。A型性格倾向的人,自我期许高,一心想要求胜,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个性非常积极,在职场上希望获得升迁、得到大家肯定,临床上容易出现心血管、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和身心障碍。

而与 A型性格相反的“B型性格”的人很“乐活”,个性平和、从容、随遇而安,不太会刻意追求大众对他的肯定,喜欢悠哉的感觉。“东方人普遍相信一切操之在我,也很希望操之在我,我们强调水牛精神,手机不能关机,不能漏掉一个机会,不能输在起跑点上,总是卖命演出。 ”“负面的情绪很伤身体,尤其是脑部的记忆区海马回,过度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会使海马回受伤,还可能恢复不了。 因此,人要多做正面思考,但不是把事情想得很美好,而是视挫折为必然,再思考如何看待挫折、处理面对苦难的情绪,最后找出搭配适当的行动。

跌倒,常会有意外收获

当你被裁员时,除了大度成全公司,也应反省自己,为什么进不了“电梯”。现在企业必须让一些人下电梯,才能往上爬升。而且另一方面,说不定等到的下一部电梯,会爬得更快!

的确,跌倒了,只要不是倒地不起,反而会有意外收获。人生的逆境,对有钝感、有智慧的人而言,都是宝贵经验,甚至能从中累积未来成功的资本。

钝感力,是这个时代必备的生存才能,寒冬到来做好“能量管理”,靠争气打败不景气;也是 2009年被打下浪尖泅泳的人,等待下一波景气、翻身站上浪头的力量!

上一篇:下岗女工学“催乳”,催生一条新财路 下一篇:两位教头的职场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