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代建代管”进驻北京佳兆业曲线谋扩张

时间:2022-10-03 10:37:50

“代管代建”与“60亿元收购”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佳兆业,1638.HK)进驻“长安8号”的方式有些特别。《楼市》记者从佳兆业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佳兆业将以“代建代管”方式进驻该项目,但会主导包括项目定位、工程管理、营销推广和运营管理在内的全套开发工作。

在公开表示采用“代建代管”方式前,业内盛传“佳兆业斥资60亿元,从王府世纪和金丰利集团手中购得‘长安8号’100%的股权”。不过,这种说法始终没得到佳兆业的证实。

现在“60亿元收购”的说法不攻自破,熟识“长安8号”的某业内人士对《楼市》记者表示:“60亿元收购全部股权,折合楼板价为每平方米3万元,而早在2010年项目二次预售时,售价就达到每平方米8万元,未来售价很可能还要高。该项目现任股东是王府世纪和金丰利集团,王府世纪在过往十年间,始终不肯放弃‘长安8号’的控制权,金丰利本身就是一家金融公司,他们都是资本运作的高手,不可能以这样的低价将项目转手,他们会吃尽这个项目的最后一根骨头。”

其实,早在2011年,长安8号项目主体便已封顶,这两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距离竣工只差一步之遥,阻碍项目长安8号竣工的不是项目本身,而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的调控政策,以及项目背后错综复杂的股东关系。

数次易主后,2012年王府世纪董事长王志才旗下另一公司鸿达投资出资3.52亿港元,重获世纪协润47.31%的股权。2012年4月,金丰利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金丰利集团”)出资14.8亿元获得耀辉置业51%的股权。至此,“长安8号”项目51%的股权属于金利丰集团,剩余股权重落老股东世纪王府的手中。

九年间王志才两度出手,又两度收回“长安8号”的开发权,这既说明王府世纪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又能表明“长安8号”项目在王志才眼中的分量。而就是由于过于看重,才导致其与诸多合作者难以协调。曾任该项目顾问的RET睿意德执行董事张家鹏表示:“有大股东掌握比较大的主动权,始终不太容易协调,这也直接导致其频繁易主。”业内看来,张家鹏口中的大股东,指的就是王志才掌控的王府世纪。

而“长安8号”另一主人金丰利集团,本身是一家金融公司,主要从事金融服务,如果非要与地产业扯上关系,就是在香港和澳门涉及过酒店的投资建设。自2012年收购“长安8号”股权后,其始终将项目搁置,坐等地价升值。

两位股东一位是能力有限而意志强硬,另一位并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长安8号”的烂尾程度令人咋舌,而这样的烂尾楼仿佛就是为佳兆业量身定做。

业内佳兆业素有“烂尾楼专家”之称,公司首次涉足地产就是接手深圳一处烂尾别墅,将其改造成住宅出售。2003年,佳兆业改造深圳第一烂尾楼“子悦台”,将其盘活后高价销售一空。在深圳立稳脚跟后,佳兆业将“共同开发”的模式在珠三角多处复制。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解释,以“代建代管”的方式进驻项目,佳兆业只能收到管理费,至于项目的大部分利润,最终还将落到控股股东的手里。

主导全部工作,却不收购项目,佳兆业为何甘做一名“打工者”?一位熟悉佳兆业的人士对《楼市》记者分析:“佳兆业属于中型企业,今年上半年又斥资120亿元拿地,现在资金链比较紧张。采用这种方式既能避开‘长安8号’背后复杂的股权纠纷,又不用投入巨额资金,符合公司当前的状况。”

“北京是佳兆业始终想布局的一线城市,但在珠三角地区以外,公司的品牌优势并不强。此次进驻‘长安8号’,尽管不能为公司带来很大利润,但在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方面有很大帮助,能为其将来正式进驻北京打下基础。”上述人士对《楼市》记者表示。

一线城市=一线房企?

马太效应下,我国房地产企业分化严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愈加明显。

2012年,我国房企销售前10名的销售总额为8222亿元,几乎占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的一半。佳兆业当年实现销售额173亿元,在房企中排第29位,可以说正卡在从二线房企进入一线房企的关口。

佳兆业主席兼执行董事郭英成曾公开表示,佳兆业将来的业务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未来其在一、二线城市的比重可能会占七成。

2006年,佳兆业启动全国化战略。到2012年底,已经进入全国五个区域,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及华中地区在内的30个核心城市。

在4个一线城市中,佳兆业现在已进驻深圳、上海和广州。而对于北京,尽管在2008年佳兆业就表示要“积极筹备在北京拿地”,然而至今仍然一无所获。

进驻“长安8号”后,佳兆业相关负责人对《楼市》记者称:“我们一直在北京找项目,也接触过很多项目和土地,但始终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长安8号’地段优势突出、体量适中,合作方也有足够的诚意,我们也有成功的合作开发经验,因此佳兆业选择与王府世纪合作该项目。”

的确,佳兆业位于一线城市项目的销售情况相当良好。今年上半年,在佳兆业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40个项目中,位于一线城市深圳的项目只有4个,却实现36.1亿元的合约销售额,占合约销售总额的33%。

近年来,佳兆业始终发力拓展一、二线城市,今年拓展速度尤其迅猛。根据其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佳兆业所购土地中91%位于一线及二线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杭州、武汉、成都、青岛等城市。佳兆业表示,2013年上半年的土地收购,将为2014年及其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奠定基础。截止到今年6月,佳兆业土地储备约为24.8万平方米,按照建筑面积计算,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约占27.5%,离郭英成要求的七成相距甚远。

为支付巨额的土地费用,今年佳兆业两次发行优先票据,融资52亿元人民币,短期负债由年初的294.39亿元攀升至392.45亿元,同比增长33.31%,公司净负债率也从70%上升至82%,“企业进入一个地区,最核心的因素还是获得利润。”有业内人士对《楼市》记者表示,“佳兆业进驻北京的短板在于难以支付北京高昂的土地费用,其选择这种方式进驻北京,尽管能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但如果后期依然无法承受北京地价之重,那即便完成‘长安8号’的开发,也不具有太具体的意义。”

并且,上述人士认为,“即便都是一线城市,也不能同等对待。在北京,佳兆业与政府关系并不紧密,拓展初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在广州、深圳方面,佳兆业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公司在拓展一线方面应偏重于广州、深圳这些比较熟悉的地区。”

安信国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其在研报中表示,旧城改造是佳兆业的重要竞争优势,也是未来佳兆业的重要增长动力。公司的旧城改造项目已进入产出阶段,未来几年有望贡献超三成的销售收入。

对于佳兆业积极拓展一线城市,辉立证券分析师陈耕认为,现在太多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需求比较旺盛,波动性比较弱,开发风险较低,但开发成本相对较高。而在三四线城市,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化,但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假如能成功利用产业导入、城镇化转移等基点,需求还是存在的,个别地区还是会有强劲的增长。

“在三四线城市拿地,运作的好,机会也很多,但需要有一个甄别的过程,主要考验的是开发商的眼力。”陈耕最后说。

上一篇:润泽御府:独栋藏品 中国家 下一篇:金秋感恩·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