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用“教材”中指导初中生提高写作水平例谈

时间:2022-10-03 10:33:12

在活用“教材”中指导初中生提高写作水平例谈

【摘 要】

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例,用好教材这把“精米”,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作文技法指导:在语言上仿着写,结构上创新写,思想上自由写,切实指导初中生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教材 指导 写作

前不久,我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总结来看:“一是怕作文、二是怕作文、三还是怕作文。”为什么初中生怕写作文?原因众多,其主要原因有: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敏感观察,感到没什么可写;还有就是就算发现有东西可写,却不知道怎样写才好。

对此,在作文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撷取写作材料。另外,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作文技法指导。现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例,浅谈如何在活用“教材”中指导初中生提高写作水平。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想表达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并不是说例子可以任意选用,编排和使用,其实选用哪些例子、怎样编排和呈现这些例子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例子,都应该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充分学习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

一、语言上仿着写

立足教材,积累词汇,学以致用,炼好遣词造句的基本功。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丰富、修辞生动、善于联想和想象,写文章的时候,优美动人的句子才会从笔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举例1:《散步》中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的仿写。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我的母亲老了……;我的儿子还小,……”学生们的作文仿写为:书写着眼前如山的习题库,忍受着窗外垃圾的口水歌;在“直线与园”的位置关系里陶醉,于“电路或功的”测绘中徘徊……

举例2:《白鹭》一文,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学生仿写为:“在拿破仑的思想里,命运是手中的一条条掌纹,一条条无论多曲折都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掌纹。”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中经典语句为示例,指导学生仿写,形成学生的良好的语言习惯。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又能考查出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语言创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结构上创新写

一篇文章的结构的确定,涉及到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度照应,怎样安排主要内容和段落等几个问题。现以《春》《紫藤萝瀑布》为例,分析这些“上达高端,下接地气”的文章对学生文章结构的帮助。

举例1:《春》一文结构严谨精美,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本文第一、二节起着总起的作用。第三至七节分别从草、花、风、雨、人方面描绘春。第七至九节运总结全文。特别是“东风来”“向前去”。“一来一去”结构完美,十分精致。

举例2:《紫藤萝瀑布》采用递进式的结构,文中的“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凑上去,想摘一朵”“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在结构上层层递进,面对紫藤萝,被它的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情轻松了,脚步自然会加快。

举例3:学生作文(开头)下雨了,我抬起头看着灰白的天空。湿漉漉地脸庞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结尾)这时雨停了,风柔柔的抚弄着我的发梢,我的微笑映红了太阳的脸……

举例4:学生作文(开头)一本书、一杯水、一个下午,拿出你的时钟,让我们把时间拨到七年级……(结尾)“过去”被“现在”封锁在历史的盒子里,如今打开,水撒了,书湿了,我不禁疑惑: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我们班?

学生的这些文章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通过将自己的感情波动和自然景物相结合,设置悬念和解除悬念环环相扣,结尾对故事情节起到升华作用,增强了文章的完整性。应该说,学生的作文既是对所学的知识有所运用,更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特色。

三、思想上自由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我们通过学习教材中的例子,掌握方法,进行模仿,渐渐地熟能生巧,形成技能。这就要倒逼学生认真对待教材,用好教材,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含英咀华,以读促写,活学活用。贾志敏老师也说:“阅读是作文的父亲,课文读好了,作文自然也能写好。”

那么,何为活学活用“自由写”呢?

你看:由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于漪老师《往事依依》中“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季羡林的《幽静悲剧》中“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目……”这些大文豪对语言自由自在地把控,活学巧用,妙手生花。

再由《醉翁亭记》“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到黄庭坚的“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学生们学习了欧阳修的对“四时”的描写,学生在写“初秋的感受”时,有了这样一段文字:“于是蝉鸣渐渐绝于耳,取而代之的是夜晚蝈蝈的笑骂声;浓的好似能滴出来的绿逝于眼,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落下的香樟叶;闷热带着汗味的气息匿于鼻,取而代之的是空气中微甜的桂花香……”还有的学生直接改为五言:“野芳发幽香,佳木秀繁阴。风高而霜洁,水落而石出”……还有的创作为:“柳芽闹芳草,团叶抱秀阴,红枫映雁归,残雪啸红联。”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对学生们讲这句话的时候喜欢提出新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想着去站在巨人的肩膀,更重要的是还要能从巨人的肩膀上再飞起来,自由翱翔!”

教材中不同的文章,作者的思路不同,表达手法也不同,语言风格亦不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上自然不同。因此,用好教材这把“精米”,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作文技法指导:在语言上仿着写,结构上创新写,思想上自由写,切实指导初中生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贾老师教作文.贾志敏教学视频.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刍议小学作文启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