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

时间:2022-10-03 10:08:32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

摘要:赏识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应该成为我们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赏识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要广泛接纳问题学生,用赏识的阳光撒播爱;合理调整期望值,用赏识的阳光培育信心;多运用肯定艺术,用赏识的阳光照亮学生;谨慎使用批评,用赏识的阳光给予学生机会。

关键词:赏识 问题学生 博爱 肯定

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在平时教育中,赏识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作为问题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往往处于被歧视地位,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学习与行为表现较差,常常受到老师与同学歧视,感受不到生活的阳光,蜷缩在自我封闭的黑暗世界里,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长期以往容易真的成为“问题学生”。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中心,要正视班级里的问题学生。我们要通过赏识教育,让问题学生感觉到被尊重,被赏识,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对学习产生兴趣,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赏识教育强调的是教育方法,强调孩子追求知识的过程”[1]那么如何才能让赏识的阳光照亮每一位问题学生的心空呢?

一、广泛接纳问题学生,用赏识的阳光撒播爱

要做到赏识问题学生,我们必须要怀着一颗博爱之心无条件的接纳问题学生。尽管他们在学习上不优秀,在行为上不省心;尽管他们的失败远远多于成功,优点远远少于缺点。但我们要时刻意识到学生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失败需要人安慰,他们的缺点需要我们去引导,在教育中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2]我们永远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爱与包容,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一个值得赏识的人,一个值得我们爱的人。

作为班主任,我们无论是在指出学生的缺点,还是称赞学生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把我们的爱用做奖赏或惩罚的手段。也许问题学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也许他们的顽皮行为让人心烦,但我们的爱不能够因为学生的表现而改变。我们要时常向学生传达我们的爱,用博爱广泛接纳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困惑中看见阳光,让他们在迷途中因我们的爱而知返。避免我们的情绪让问题学生在“问题泥潭里陷得更深”。

二、合理调整期望值,用赏识的阳光培育信心

每个人都有着能力的大小,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要合理的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期望值过高往往会使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短处,加深失望的情绪,让我们看不到问题学生值得肯定的一面;过低往往容易放任学生,让他们自暴自弃。我们要合理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增强他们的信心

合理的期望值首先基于班主任对问题学生有一个客观、真实的了解。我们要放下姿态,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能力与表现,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独特的个性和智慧,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于问题学生的关注不能止于问题层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家庭去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客观的处理他们的问题,毕竟稚嫩的肩膀挑不起太重的担子;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客观了解问题学生,才能敞开胸怀去接受他们的一切,认识到他们也是鲜活的生命体。

随着对问题学生的不断了解,我们要及时调整我们对学生的期望值,对于学生的不断进步与成长,不断提升对学生的期望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感觉到自己也有成功的一面,从而不断提升信心;对于问题较大的学生,我们的期望值要降低,目标的设定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

三、多运用肯定艺术,用赏识的阳光照亮学生

被肯定是每一个人的心理要求。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要运用好肯定艺术,使之成为我们最强有力的教导工具。每一位学生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们不要被问题学生的“问题”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我们要用寻找金子的心态发现问题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闪光点,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问题学生”时,我们能够在他们身上捕捉到很多闪光的行为。我们不能吝啬我们的肯定,一句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轻抚……也许我们就能拨开乌云见天日,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让问题学生的心空也会阳光灿烂。

四、谨慎使用批评,用赏识的阳光给予机会

批评一个学生很容易,也许一个错误会成为压垮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我们班主任要谨慎使用批评,尤其是严厉的否定性批评:“你简直无可救药”“你怎么这么坏”……这些批评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完了,无药可救了。学生往往会自暴自弃,形成无法接纳自己的心态,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谨慎使用批评并不是一味的纵容,缺乏分寸的批评是要不得的,我们不能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要注意场合,注意语气,注意措辞等。在不挫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合理的运用批评也是必要的,否则会将学生引入教育的陷阱。这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不断探索批评与表扬的技巧,使之成为我们转化问题学生的有力措施。

既然我们有幸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一员,就让我们用赏识的阳光照亮每一个问题学生,让他们与所有学生一样散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茂荣,胡飞跃.生命的震憾:赏识教育[J].湖北教育,004(06).

[2]马美艳.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J].新课程学习,012(01).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小学蒙语文语感